第二八六章 权力的游戏(4)-第3/5页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为什么举办这个派对的初衷,希望华夏能有真正的贵族传统,而不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门阀派系。我希望你的生日这天能成为像巴黎成人礼舞会、路易十四晚宴、维也纳舞会这样盛大的社交庆典。让更多的权贵聚集在一起,而大家互相影响变成贵族。而不是以为骑马打高尔夫,收藏鸡缸杯,喝romanee-conti就是所谓的上流社会。在我眼里我的导师才是真正的贵族。他是英国伦敦人,父亲经营有跨国企业,去年刚过完60岁生日。住在京城水井胡同的价值2000w的四合院里。从小在英国读贵族学校,跟皇室成员是同学。大学和研究生读的是剑桥的英语文学和人类学。phd攻读伦敦大学的人类学专业,其父亦毕业于英国剑桥。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家族里的成员喜欢世界各地换不同的工神作书吧体验人生。然而我不是因为这些觉得他是一个贵族我尊敬他是因为,我的导师曾经在泰国,苏格兰,澳大利亚,香港教书,现在中国华师大教授人类学,桃李满天下。在香港时与社会学家费孝通是同事。我导师最牛逼之处在于,长得极帅极有气质,成长道路秉承了英国上流社会对男子的教育。但是在大学毕业后,也就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他选择了去泰国支教,并且在那里激发起他对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兴趣,完成了他的人类学最重要,最著名的研究。据说当时还是翩翩公子的他在泰国住的是乡下房子,没有空调,没有现代化设备,床底下都是老鼠,而他,一待就是一年半载。因为这个研究,他成了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今年暑假我跟着他前往贵州调查,目睹了他的一言一行,自愧不如。他可以忍受爬满了蛆的厕所,也可以在面对某些火车站蛮横的职务人员时表现得淡然大度。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大多出身富裕,甚至家族显贵。我希望华夏有更多这样的贵族出现。”

    顾学仁这一番言辞不能不说逼格满分,程晓羽心里叹息一声,觉得自己是个女生也会喜欢这样有远见,有学识,有抱负的男生吧!难怪苏家对顾学仁也份外满意,即使苏虞兮不过十七岁,也愿意促成两人在一起。

    苏虞兮却摇摇头道“我觉得顾学长太理想化了,上流社会以及如何进入上流社会一直都是让人眩目的话题,这一群体外表光鲜,行止优雅,食则千万,衣则金银。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着与其人口比例极不相称的巨大社会财富,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动向,领导着最先进的商业以及政治思想,引领着大众的消费潮流。其无可比拟的优越社会地位令其他阶层羡慕不已。上流社会的光环也诱惑着大量的中产和白领阶层不遗余力地努力进取以求进入这一阶层。他们都知道,进入这一阶层意味着掌控大量的社会资源,有更大的话语权。有更加骄傲的身份认同感。用餐要优雅,舞会要奢华。捐助慈善要慷慨,面对电视镜头要处变不惊……这些已经成为了上流圈子达成的社交共识。上流社会的本质构成——他们是一群以利益为纽带的共生体。在利益为主导的动机背后,不可能有真正的优雅。他们是一群更势力、更卑劣、更现实的生物群,看似举止得体的背后是其对功利主义的无比膜拜。不意识到这一点,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上流圈子的真相。”

    顾学伟笑了笑说道“小兮的看法太过狭隘,的确他们就是社会上掌握了更多权力与财富的当权者。他们会制定游戏规则,分配社会资源,引导风气。在西周,贵族属于上流社会。在汉唐,门阀属于上流社会。在本朝。权贵属于上流社会。但不是所有的贵族、门阀、权贵,都等于上流社会。贝多芬他爸就是个穷困潦倒的男高音,他妈就是个厨子的闺女。他名字里乍一看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van只是最朴实的中间名,跟贵族根本挨不上边。贝多芬的出身就是个土渣。但是,1795年之后的欧洲人,谁敢说贝多芬不属于上流社会?这时代上流社会的界定,不应该是你有多少财富,你能装多大的逼,你爷爷是谁谁谁。

    而是你把什么带给了这个世界。你过着端庄的生活。你有着优雅的谈吐与修养,你具备大师级的艺术追求与品味。好吧,你是个讲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