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你问题这么多,为什么不去做chatgpt?

加入书签


    “你是问,为什么不用飞路粉直接画个箭头来表示意象‘单一的方向’?”

    在听到张辰的问题之后,刚刚才画完五行阵,正在欣赏自己的“杰作”的尤里双眼不可避免地茫然了起来:“这个问题……你问得好啊!”

    在张辰充满求知欲的逼视下,尤里的双眼越来越茫然,最后竟泛出一道“诡异的光”:“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下次别再问了!”

    恼羞成怒的尤里根本不给张辰说话的机会,三两下就将他推到了五芒星一角的位置上。

    一股压力凭空落到了刚刚站定的张辰身上——他知道自己已经作为新的意象嵌入了阵法之中。

    这样的感觉他早就体会过,还不止一次。只是之前的知识储备并不够,所以他并没有能够从中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而是当成了神秘仪式中的某种“反应”。

    直到刚才他才明悟,原来在打报警电话的时候,站在法阵面前的他同样也是代表着某种意象!

    从仪式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在“报警电话”这个极其简单的仪式中,仪式的主持人至少代表了“开始”和“终结”两个意象——换成张辰的话来说就是,仪式的主持人既“拨打了电话”又“挂了电话”。

    这又给张辰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

    为什么站在仪式阵法“外面”的报警人也会成为仪式中的意象?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张辰相信,只要去询问自己的仪式学老师,那么他一定会得到一个切确的答案。

    就算不去询问老师,张辰也相信,只要他继续学习下去,等到摄取了足够多的知识,他也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另一个问题就相当复杂了——如果说张辰是在看到“110”这三个数字就猜测出了这是一个“报警电话”,并且顺理成章地将仪式的过程理解为了“打电话”,所以能够在并不清楚自己在这个仪式中所代表的意象的情况下还能完成仪式的话,那么,那些同样学习进度、同样不清楚自己在仪式中的所代表的意象的“同学”们,是如何完成“报警”这一仪式的?

    既然“在仪式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布置仪式的材料或者构成仪式的法阵,而是仪式中意象互相作用的总和”,并且报警人确实构成了仪式中所必须的意象,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不同的认知却能完成同一个仪式?

    他们是怎么完成意象上的统一的?毕竟如果不是所有人所代表的意象都“一致”,他们又如何能够完成同一个仪式?

    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自我认知到的?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笑死,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学习”过程——整个学习的过程也不过是在老师示范了一遍之后照猫画虎罢了。

    除了张辰这个心里有数的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懵懵懂懂地完成了仪式,甚至还有少数几个既不知道“开始”也不知道“结束”的!

    就是那种照着画了法阵,却在听了好几遍“这里是110应答中心,通讯已接通,收到请回复”之后才反应过来;支支吾吾地胡乱说了几句,然后却不知道对面一听又是这帮菜鸡在打骚扰电话就果断挂断了电话,之后还依然朝着阵法“喂喂喂?喂喂喂?”个不停的人。

    在张辰看来,这样的人是在“开始”之后才会知道“开始”,在“终结”之后才意识到了“终结”——这样的人为什么也能完成这个仪式?

    难道说,至少在这个仪式中,报警人的意象是仪式本身所赋予的?

    张辰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非常重要,甚至可能直至本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