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引言

加入书签


为何贪欲会引发关注

近年来,贪欲已成为公共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突出问题。但是,为何它会引发关注?它在美国文化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它是否如同哥顿·盖柯在电影《华尔街》中所说的那样,永远都是好东西?还是说这一说法只适用于某些特定领域?这是一个核心社会问题,也是本书将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贪欲之所以能在现今获得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全球金融业在21世纪初呈现出了过度增长的势头。金融业在追求更大利润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将风险推至了极限——甚至越过了极限。它在此间的成功令银行家与商人们赚得盆满钵满,这些人的薪水与年终奖高得让普通人恨得牙痒。只能说,其背后的推手就是贪欲。美国作家弗兰克·诺里斯(

)认为,「无节制且不知足的贪欲(

)是令人沮丧的现代生活的特征」。多数人一生的劳动所得也抵不上他们的一笔年终奖。只有贪欲才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因为他们的工资水平已远超其生活所需。公众轻蔑地称这些人为「肥猫(fatcats,意指权势者)」,他们压根不会顾及自己圈子以外的人究竟是死是活。巨额收入赋予他们的权力很快便会令他们上瘾并且促进「贪婪阶级(

)」的形成。汤姆·沃尔夫(TomWolfe)便在其讽刺小说《虚荣的篝火》(

)中嘲讽了金融体制。主人公谢尔曼·麦考伊(

)是一位备受瞩目的证券交易员,常常能够突然圈到大笔现金。他自鸣得意地回顾自己所享有的地位:「在华尔街,他与少数一些人已经成了……宇宙的主宰。他们行事百无禁忌!」

然而,有时我们确实也会遇到禁忌,这个体系会在达到极限之后,完全失去效力。2007~2008年信贷崩溃发生之时,它就突然停止了运转。这是自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以来,股市所遭遇的最大冲击。20世纪30年代的这场「大萧条」在随后几年内拖累了全球各国,使世界经济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从而掀起了一股针对银行家和金融家的抗议浪潮。然而,最近的这场危机却并未显著改变金融业的做法(奖金制度不可避免地延续了下来)。一个令全球文化评论家与政治家激烈争论的话题就是金融业催生的不平等现象。贪婪阶级也许正在日益壮大,但是显然,除此之外的人们却并非如此。一些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认为,日益增长的不平等现象是当今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们同时也谴责了当前制度所依据的社会经济学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

保罗·梅森(

)在其所著的以信用崩溃为主题的书籍《金融大崩溃》(Meltdown)中,对新自由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

斯图尔特?西姆

 《贪婪的七宗罪:一部剖析人性的前沿力作》,牢记网址:touwz.com评。他坚持认为应将其视作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仅仅是一种经济理论,一种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剩余人群变得更为贫困的「超级富豪阶层的秘密宗教」。由于新自由主义的基础是相信肆无忌惮的竞争——改变信仰之后的人们显然对这种信念深信不疑,看起来似乎是这样——而这种竞争极有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如果你在这个体系内赢得了胜利,就会大获全胜,立即在你与大众之间划出一道财富的鸿沟。为了进一步扩大这种差距,你会左右这些人。基本假设就是,至少你确实「百无禁忌」。成功的网络企业家成了这个进程中引人注目的范例,他们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新成立的小型企业打造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梅森在2009年著书时曾指出,「今天,美国普通男性工人的实际收入不及1979年工人的收入。对于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20%的穷人而言,工资的下降幅度则更大。」虽然梅森在书籍的副标题中预告了「贪婪时代的终结」,但是根据随后几年的观察,只能说他的预言过于乐观。相反,我们甚至觉得自己正在倒退回「兄弟,能否赏我一毛钱?」

[1]

的岁月。失业仍将继续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实际收入依然在下滑。在另一位声名显赫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