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序言

加入书签


哥顿·盖柯(GordonGekko)是奥利弗·斯通(OliverStone)所执导的电影《华尔街》(WallStreet,1987)的主角。他的英勇事迹早已融入美国文化,其独到的见解——贪欲广受世人欢迎——尤其如此。盖柯坚信「贪欲是个好东西(greedisgood)」,但凡想要涉足股票交易,就应问心无愧地奉行这一原则。他可不会为此心存愧疚!于他而言,贪欲就是生命的动力: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佳途径。然而,盖柯之流毕竟只是少数,多数人尚无法接受这样的原则——至少他们不会公开表示赞同。贪欲本具贬义,总能令人想起守财奴与残酷的资本家。鲜有人愿意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但是,他们的举动也许完全是另一码事。正如本书即将阐述的那样,这些举动将金融、商业、经济、国际体育以及殖民帝国和新殖民帝国等连接在了一起。这些活动的基础是更贴近个人经验的人性。研究贪欲就是深入探究人类心理学中的隐秘之处。也许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逐渐感到不安,因为那里隐藏着一些不太合意的人性特征。

贪欲可以藏身在各种人类活动的伪装之下,个人大可以声称这些活动于社会有益——尽管他们往往心口不一。然而,只要你更加仔细地审视这些活动,便能在它们身上发现更多问题。例如,企业家与商界均认为,若不是他们付出了努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富有。他们觉得,既然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且提高了全民生活水平,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惠及了整个社会,社会就理应回报以财富。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无论它对贪欲进行了何种刻画,似乎都能证明贪欲的存在合情合理——也许这是一种恶习,但是无论如何,贪欲的存在不可或缺。贪婪也许是七宗罪之一,但评论家们会说,它是当今股市背后的推动力并因此建议我们摒弃一切反对的声音。如果你指责涉足其间的人贪婪,那只能说明你嫉妒他们的商业才干以及贪欲带给他们的成功(在他们看来,这完全合乎情理)。人人都将以某种方式从繁荣的经济中获益。对此,我们理应心满意足。同样,制药业巨头也可以说他们完全有理由抬高最新研制成功或是经过改良的药品的价格,因为继续大力投资、研发下一代药品符合公众的利益——从生活品质的角度来说,人人都能从中受益。

不可否认,贪欲早在新自由主义兴起或是股市诞生之前便已存在,但我们可以说,它们所营造出的社会政治气候会鼓励人们心怀贪念。客观地想一想便不难得出结论:股市投机不过是一种赌博——其他行业往往会对此嗤之以鼻。如果你在股市中亏了钱,朋友们也许还会替你觉得惋惜,可要是你把钱输在了赌场,留给你的便只剩鄙夷了。然而,不论你喜欢与否,股市都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基础之一,这就意味着贪欲与赌博也同样深植其中。支持与反对贪欲的理由已不再如它最初出现时那般简单直白。

因此,贪欲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以说,由于它根植于人类的生存本能,因而实际上成了一种基本的人性。但凡打算探究贪欲的人都必须牢记这一点。也许贪欲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曾经发挥过关键作用,它确保了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下来。甚至连守财奴都会说,艰难的时势需要人们进行节流。我们都很清楚,厄运随时都有可能降临。贪欲似乎是人类心理素质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一如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的贪欲(参见第七章),我们不得不向它低头。蹚过贪欲的历史长河后,我们便会发现,我们为此需要付出何种代价。!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