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攻北守南

加入书签


    石勒面对南北困境,经过反复思虑后,果断选择攻北守南。主要原因在于北方是石勒的后方,且多游牧骑兵,骄兵悍将,如果不加以巩固,日后必成心腹之患。如果在自己西征汉赵之时,潜在势力背刺其大本营,由于襄国无险可守,那么顷刻之间就可能被自北席卷而来的铁骑劫掠踏平,到时再想回师救援也无济于事。而南方祖逖虽然坚持北伐,但其自江淮起兵,一路北上,鏖战于黄淮地区,于河北的石勒尚不足以形成绝对威胁,而且祖逖此时势大,石勒也有心避其锋芒,不愿与其有太多正面冲突,所以在军事部署上有明显重北轻南的倾向。于是在北部战线上,石勒亲冒矢石,意欲攻灭并吞北方各个分裂势力,使整个山东河北地区连成一片。而于南方则仅派自己的侄子石虎率军抵抗祖逖,但仅仅限于遏止其攻势,并不纠缠于此,更无心消灭祖逖。

    也正是在石勒整军北征之时,段部鲜卑内部的斗争也开始变的愈发激烈。特别是在公元318年段匹磾弑杀晋朝大将刘琨后,导致其人心丧尽,大量的胡人和汉人纷纷转投在当时的河北颇具实力的邵续、段末波和石勒等人,而段匹磾的实力则因之大损。正在段匹磾内外交困之时,石勒又看准时机派孔苌进攻内乱之中的幽州,导致段匹磾更加难以于此立足,不得不至厌次逃奔时任冀州刺史的邵续。而曾设计挑拨离间段匹磾和刘琨,终至刘琨枉死的段末波,视段匹磾为自己独霸段部鲜卑的绊脚石,自然对其穷追猛打。

    而此时河北幽冀地区基本出现了两个明显对立的势力,一方是以巩卫晋室为口号的段匹磾和邵续,一方则是以扩大实力为根本的石勒和段末波。在公元320年这一年里,双方势力对于河北地区的统治权进行了多次较量,先是段末波击溃穷途末路的段匹磾,而后段匹磾联合邵续对段末波进行追击并将其击溃,之后又与其弟段文鸯携胜进军企图攻段末波之弟驻守的蓟城,但却因此脱离了邵续,使兵力分散,给了石勒将其各个击破的机会。

    正在段匹磾一路北上之时,石勒趁独守厌次的邵续势孤,遣石虎攻其不备,最终生擒邵续,将其解送襄国。而邵续至石勒处后始终忠贞不屈,坚持着晋朝服饰,种菜疏谷,清廉自守。石勒亦盛赞其忠勇,并以其为榜样来教育群臣百官。而鲜为人知的是邵续有一女嫁给了时任北中郎将、兖州刺史的晋朝名将刘遐。此女史载无名,但却被誉为骁果有父风,曾仅率数名轻骑勇闯敌阵,救出了深陷石勒部队深围的夫君,而且曾在其妹夫叛变之时,事先焚毁叛军武器,最终挫败了叛徒阴谋。

    基于邵续虎女的英勇事迹,后世普遍认为花木兰的形象有一部分即取自于此人,而南北朝时期巾帼不让须眉之女子不胜枚举。诸如曾理宁州三年,使州民安肃,海内清晏的女将李秀。晋朝平南将军荀崧之女,汉末名臣荀彧五世孙女荀灌,在宛城被围之时,主动请缨出城求援,并圆满完成任务,解救兵尽粮绝危如累卵的宛城,而行如此勇事的荀灌当时不过仅仅十三岁。此类大忠大勇之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最终被糅合成南北朝著名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感人故事。

    司马睿曾评价邵续其人忠烈在公,义诚慷慨,绥集荒余,忧国亡身。功勋未遂,不幸陷没,朕用悼恨于怀。足以说明邵续其人,的确实惟忠壮。当其出城迎敌,兵败为石虎所俘后,其子邵缉因受父亲人格感召依然固守城隅。而正在此时回军来援的段匹磾,距离厌次城仅八十里,军中听闻邵续被擒,其部众认为大势已去,军心涣散。而石虎又率军来攻,大军遂溃败四散而逃。形势危机之下段匹磾的弟弟段文鸯奋战克敌,拼死护佑段匹磾,一路狂奔不止才得突出重围,有幸进入厌次城内。此年石虎、孔苌率军再次进攻厌次城,段文鸯率军抵御,但寡不敌众最终被擒。段匹磾因之失去了最后的底牌,再也无力抵御石勒大军,而也因此北方再无段匹磾容身之地。但段匹磾并不甘心就此为其所掳,企图向南投靠东晋朝廷,但终归无路可逃,为石虎所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