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首饰铺与錾刀

加入书签


    武太郎走南闯北,哪里听不出杨存武话中的弦外之音?赶紧解释道:“官人明见。咱本本分分做点小本买卖。哪有本钱跋山涉水到那交趾之地去?实不相瞒,咱这千岁子是老家本地产的。至于起源嘛,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祖辈们说,圣孝皇帝时朝廷征讨交趾,抓了很多俘虏。有些最后流落到我们那,把这千岁子一并带过来了。这千岁子种起来,既不耗水,又没什么病虫。可以充饥可以榨油,不少人家都在种植了。我看它炒熟了之后,又香又脆。突发奇想,用作拌面的浇头。谁知道,人人吃了都说好。便当作一门手艺……”

    “哦!”

    杨存武这才恍然大悟:“圣孝皇帝?距今不过五六十年,这么说,确实是新近的作物。难怪,难怪。”

    赵榛心道,圣孝皇帝即宋神宗。武太郎所言的征讨交趾,十有**指的是熙宁年间郭逵领兵反击越南李朝李乾德北侵一事。

    花生乃亚热带作物,在越南有所种植符合情理。武太郎口齿清楚。虽然是外乡人,亦明知眼前众人身份不一般,却丝毫不胆怯。侃侃而谈,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赵榛于是笑道:“以千岁子作浇头,武掌柜实乃我朝第一人。可称得上商业秘密……嗯,不传之秘。就这么像我们和盘托出,不怕我们照着样子,依葫芦画瓢?如此一来,武掌柜岂不是亏大了?”

    “这位公子说笑。我们夫妻俩做的小本生意,卖体力换点钱。谁看的上眼?要做这玩意呐?再说,千岁子明明白白摆在碗中。有心人用不着偷师学技,看着就会。哪敢称不传之秘?”

    武太郎说话间,见朱大泰已经将一碗面一根不剩地扫进嘴里。正举着空碗,冲他晃了晃。急忙去招呼:“这位官人稍候,我这就给您再添一碗……”

    朱大泰风卷残云又干下一碗。还不够,继续伸手加面。想到他食量惊人,赵榛微微摇头,笑道:“这么受欢迎,我若是掌柜,非每人限制购买的数量,来个饥饿销售法。吊着胃口,让想吃的人心痒痒。”

    等大家都吃饱了,赵榛才起身。临走时,往铺子里望了一眼。那个潘娘子一直躲在灶间,不再抛头露面。与赵榛设想的不大一样。

    王晏与张宪偷偷地与刚才打招呼那人打个招呼,一起走了。

    吃饱喝足。午后的暖阳晒在身上。人群拥挤,众人都一身汗。

    赵榛在一家糕点铺前歇了一会。闻了一阵香味后,啥也没买。铺子里的小商人,见几人的穿着不同凡响,哪里敢驱赶他们?他时不时地盯一下众人,赵榛感到没趣。转过头,见旁边是个首饰铺子。有些女眷在里面挑挑拣拣。好奇地问杨存武:“这些人是军中,还是附近乡里的百姓?。”

    杨存武答道:“应该都是军中将士的家眷。”

    “嗯?军中可携带家属?”

    “殿下,本地大军好多是从河东撤退过来的禁军。太原府各地,原本驻扎了不少分屯就粮的兵士。允许将士们携带家眷。大军南下,故可以见到女眷。”

    赵榛听罢了,才了解宋代这些掌故。又询问了一些兵制上的疑问。等心中的问题问遍了,再转头看那家首饰铺子。里面,一些小校官正陪着自家妻子儿女,挑选钗子、坠子、手镯、耳环。其乐融融。

    赵榛心至慧生,对众人道:“我去去就来。”

    转身,独自进了首饰铺。不让众人跟着。

    足足一刻钟功夫,才见他出来。仍然两手空空。赵榛见到众人,兴高采烈地挥手道:“走吧!”

    众人又逛了数十步远。

    前面有个铁匠铺子,赵榛撇开众人,上前询问了一番。见店家摆手说没有,继续逛了一圈。似乎在刻意寻找物事。不过,此地各色杂铺中并没有这件东西。赵榛非常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