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葛洪出师

加入书签


    前面我们探讨过,直到西晋时,早期的道教还没有一本相对完整的、系统的理论著作,也就是说道教理论还处在一个空泛、分散、深度不够、哲学色彩不浓的初级阶段,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个人的出现,他叫葛洪。

    姓名:葛洪

    民族:汉

    出生时间:公元283年

    去世时间:公元363年

    籍贯:丹阳郡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

    职业:道士、炼丹家、医药学家

    主要作品:《抱朴子》《肘后方》

    葛洪在道教、医药学及炼丹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堪称丹道医三栖明星。

    学医的朋友,特别是学中医的朋友对葛洪一定不陌生,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几乎都要掩盖了其他成就的光芒,一生的医药学传承记载在著作《肘后方》中,差不多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结核病、天花、狂犬病、免疫学等学科的医学家。

    不知道诸位道友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是张道陵,还是张修、张鲁、张角,他们都懂医术,如果你认为他们只会靠点符水骗人那可就错了,自古医道就不分家,道士们如果不熟悉自己的身体结构、经络、穴位之类的,怎么打坐修炼?不熟悉药物、药理,怎么炼丹?在那个的时代,除了符水以外,如果加上一点随处可见的草药就可以使治病效果更好一点儿,收获信仰的效果也更好一点儿的话,相信这些仙师们不会排斥的。

    除了葛洪外,陶弘景、孙思邈、张景岳、张锡纯等道士,也都是医学泰斗。所以,丹药、医学自古就是道士们修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道教对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相关内容,还会在第三卷和第四卷中继续和大家详细探讨。

    葛洪的生平在正史中记载很详细,主要依据唐代房玄龄等人编写的《晋书》中的葛洪传,择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一生及主要成就。顺便多说一句,在《晋书》中,葛洪是和郭璞在同一卷里的,郭璞在计划中是不讲他的,但他在风水学上堪称开派的宗师,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房玄龄他们才会把这两位放在一卷里吧。

    葛洪是今天的江苏人,三国时是吴国的地盘,他的爷爷和老爸都在吴国当官。司马氏灭吴以后,老爸葛悌也就成了晋朝的公务员,曾在邵陵,就是今天的湖南邵阳任过太守,实职县处级干部,所以葛洪出身也算不错。

    葛洪本身是个好学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不像别的熊孩子似的贪玩,而是个爱学习、爱看书的好孩子,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类的只要能找得到的书全都读。不幸的是,13岁时,老爸去世,从此家道中落,只好靠自己上山打柴维持生计,偶尔换些笔墨继续学习。小时候,葛洪的学习主要以抄记儒家典籍为主,而且颇有名气,但他的不爱交际、少言寡语同样也出名。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一次葛洪在余杭山碰到两个人,一个叫何幼道,一个叫郭文举,然后和二人一直对视着,对视着,对视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查了一下,这二位仁兄虽然只是路人甲,但能被收进正史中,居然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了,感觉有点奇怪。不过想来这二人应该和葛洪相识,也可能比较熟悉,要不葛洪也不会随便和陌生人在路上深情凝视一阵后,一句话没有就走了,不过葛洪木讷的性格还是可以通过这件小事体现出来了。当然,还有些例子说明他的内向性格,比如葛洪连棋盘有几条线都不知道,流行的赌具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等等,反正除了看书学习,什么都不关心,甚至为了借书、求学不畏路途艰险,奔波千里也不怕,简直是传说中的现代家长心目中别人的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