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其实相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加入书签


    只过了一天,王氏房里的周妈妈就过来问宁若麻姑献寿图绣好了没有。周妈妈是王氏屋里第一得力的人,和锦若的生母秦姨娘一样是从王家陪嫁过来的,但不一样的是周妈妈嫁给了唐家外院的管事,十几年下来成了王氏的左右手,反而是秦姨娘和王氏的关系没有从前亲厚了。

    这样的人宁若当然不敢怠慢,但是她昨天心神不宁,三个蝙蝠只绣好了一个。

    “看来是赶不上了。”周妈妈惋惜地放下那副绣品:“二小姐,夫人说明日想去广慈寺礼佛,差我来问问大小姐和二小姐得不得空。”

    “我平时哪有什么正事,妈妈别急,今天让秋江帮着分线,我一准儿能把图绣好,明天一早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带上。”

    “让二小姐辛苦了,”周妈妈显然很受用宁若的殷勤态度:“夫人说春日里天气好,人也有精神,让两位小姐穿得鲜亮点儿,高高兴兴地玩上一天。”

    鲜亮点儿,唐宁若在心里冷笑,王氏平日里从不带庶女们出去交际,大姐人又老实,怕是连找一件鲜亮的衣服都难。

    周妈妈走了,秋江和夏红打开衣柜找衣服,配首饰。

    “小姐长高了不少,要不然去年秋天做的那件草绿色缂丝的褙子正应景儿。”秋江嘟囔着。

    “把那条茶百色绣了缠枝花的裙子找出来,上面穿鹅黄色的褙子就行了。”宁若说。

    秋江连忙答应了,又说:“那明日梳个望仙髻,再插上那根青金石的步摇,戴猫眼石的耳坠。”

    宁若叹了口气,为了冲喜去相个亲,至于搞这么正式吗?但想到王氏那张脸,只好退而求其次:“梳随云髻吧,望仙髻老气,不要步摇,插那根珊瑚簪子就行了,戴珍珠的耳坠。”

    “那簪子还是王老夫人赏的,成色倒是不错,就是款式有些老旧。”夏红小声嘟囔着。王老夫人指的是王氏的母亲。

    “这话可不敢到外面说去。”宁若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状似无意地摸了摸左手腕上镶石榴石的银镯。那镯子是空心的,她的积蓄全都换成了银票卷成卷儿塞在镯子里,焦虑的时候唐宁若总是会无意识地摸一摸,似乎这样能让她心安似的。

    正如唐宁若所料,第二天早上去请安的时候大姐妍若穿了件石青色绣水草纹的夹袄,颜色倒是鲜亮,只是……

    宁若看看外边的日头,闭上了嘴巴。

    “我大概昨晚受了寒,身上有些发冷。”妍若小心翼翼地解释。

    宁若忍不住瞥了妍若一眼,难不成大姐也得了消息,今天才想要借病躲过去这一遭?妍若一向少言寡语,看来也不是个笨的。只可惜今天这点儿小伎俩怕是没什么用。

    “一个两个都让我不省心!”王氏脸上挂霜:“蕊香,陪大小姐回去挑件亮色的褙子,蕙香,你去把我那支镶碧玺的蝴蝶穿花簪子找出来,给二小姐换上,耳环也戴我那副东珠的,再把碧玉竹节簪子也找出来,等会儿给大小姐。”

    丫鬟们连忙答应下来,蕊香陪着妍若回去换衣服,蕙香绕到里屋找首饰去了。

    一通忙乱之后终于收拾停当,唐府的马车出了门。王氏在车厢里嘱咐两个庶女等会儿见了人要落落大方,万万不可畏畏缩缩一股小家子气。妍若唯唯诺诺地答应着,看得王氏直皱眉头,但是看到二女儿虽然身量未足,却已经出落得玉兰花般清艳,又暗暗放下心来。今天这事,多半要着落在宁若身上了。

    宁若今年十五岁,妍若十六,正常人家的女儿在这个年纪亲事多半都订下来了,而王氏显然并不上心。

    广慈寺据说本来在城外,供奉的是观音大士,一向是京城人士求子的所在。后来大周朝建立,太祖扩建原来的京城,命名为乾安京,广慈寺就被包了进来,现在位于城西,离闹市很近,香火也比之前更加旺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