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离乡-第2/2页

加入书签
    “兄弟们,我这两天只是在想以后要干什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易苗拎着酒壶,仰着脸,双眼看向蓝天。三人都到了十五岁束发的年纪了。要是女子就可以成婚了。他们还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刘众荣心中只有父母,兄弟,包子铺,张小姐,不对张小姐要排包子铺前面。刘众荣的母亲现在病也好差不多了,父母不用他操心。刘众荣现在就想着怎么能娶到张小姐,张小姐是士族家的大小姐,没个功名估计都不好意思去提亲。一想到考功名,刘众荣犹如泄了气的皮球,整个人都瘫了下去。李烨心中除了家,就是兄弟,家里的事暂时也不用他费神,考秀才,考举人,对他来说不现实,那以后干什么呐,他也急得挠头。易苗的问题让他们又重新回到李烨试图摆脱的气氛中,都默默喝着酒,直到有些醉意。喝酒就是不能心中有事,有事就非常容易醉。

    “兄弟们,我打算离开武州城。”易苗带着醉意说。“去哪里?干嘛去?”刘众荣酒醒了一半,马上问道,从来没见他反应这么快,连李烨的嘴都没跟上,他就问了出来。“去京城,天子脚下,我要去好好看看我们的陈国。”易苗显现出了于他年纪不相符的豪迈。“啥时候去?”李烨发问。“明天把家里安排一下,其实也没啥要我安排的。后天走!”三人又陷入沉默。

    第二天早上,易苗没有去书院,他去了熟悉的城南码头和古玩市场,城北书院和秘密基地小古祠,城西郊外的小河,每个地方他都仔细走了一遍,想把它们深深的记在脑中,下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下午,他来到苏宅,没有去藏书楼,就在外宅的大堂和苏老喝茶聊天,一直到日头西下告辞的时间。

    易苗没有像往日一样,躬身施礼,而是跪倒在地,叩头说道:“苏爷爷,明日我就要离开武州城,去东京城了。不知何时能回来,这次是来拜别的!”。正如他称呼的那样,这两年多,这爷俩又像朋友,又像爷孙,基本上是无话不说,在易苗心里早把苏老当成了自己没有什么印象的亲爷爷。苏寂老先生被易苗突如其来的辞行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了解这个孩子,他想做的事,劝也没有用,他把易苗搀扶起来。说道:“好孩子,你要去京城,你先等等我。”苏寂匆匆转身离去。一炷香的功夫,苏老返回,手里拿着一封信和几张银票,颤声说道:“你要去京城,我也没什么好送你的,这有一封信,如果在京城有什么难处,拆开信去找信里的人,他们多少会给老夫些薄面。另外这里有些银子,你拿着路上当盘缠。路上要注意安全,另外,到了京城记得稍信回来。安顿下来,定期也给我捎个信”。老爷子有点语无伦次。易苗一一点头应下,接过信和银票,放入怀中,再次跪倒,磕了三个头,咬牙起身离去。看着易苗远去的背影,苏寂老先生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想到和苏老的离别场景,易苗决定不再当面和父亲,哥哥道别。晚上,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告诉父亲他去京城了。让父亲和哥哥安心在武州城,不要随便离开,全家离开武州可能会给家中带来危险。哥哥如果问起自己,就说自己去游学了。易家和朝中的事,易苗会用他的方式来了结,不会伤害到父亲和哥哥。他会定期给家中捎来消息。写完这封长长的信,易苗躺在床上无法睡去。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等到父亲和哥哥离开,他来到父亲房中,把信放在桌子上,不出意外的话,父亲要很晚才能看到这封信。他返回自己房中,挑了几件衣服,拿上博物经,打了个包袱,背在身上。易苗最后环视了一眼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家,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推门而出。

    推开门,易苗看到一个胖大的身影站在他家门前,是刘众荣。易苗并没和他说话,转身轻轻关上家里的大门,落好锁,转身就走。刘众荣也没说话,走在易苗身旁,就如同平时一起去书院一样,不过这次,他们不是去北城门,而是奔着东门而去。“你要和我一起去?和家里说了吗?”易苗慢慢的问。“嗯,说过了,我和我爹说,我也考不上秀才,不在书院浪费时间了。我说你要去京城,我要和你去见见世面。我爸说你是有本事,讲义气的人,我和你出来不会有事的。就是我妈哭哭啼啼的,看的我难受。这个大包袱就是我妈给我包的,沉死了,什么都往里塞。”刘众荣滔滔不绝地说着。“李烨呐,你见过他了吗?”易苗问道。“前天和你们分开后,就没见过了,昨天早上我没去书院,你见过他?”:刘众荣反问。易苗摇了摇头,两人开始默不作声地踏着他们熟悉地青石板路,向东门而去,他们走的每一步都很慢,想把这熟悉地感觉保留的更加长久一些。走的再慢,还是在前进,他们出了东城门,走上官道。离武州城几里地,有个小山包,走到小山包下,易苗转身,深深地看了武州城的城门一眼,说道:“我会想他的。”……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