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看海

加入书签


    清晨,范蠡一行四人策马南行,脱离了群山的束缚,前面一马平川。但见远处白茫茫一片,最远处与苍天连在一处,云雾蒸腾,不知是苍天,还是平地。众人驰出十多里路,前面云雾在急速变幻颜色,由暗白变为亮白,再由亮白变为红白,再望去,却有些刺眼了,只见半轮太阳发出光针。突然,云雾向下一沉,钵盂般大的一轮红日跳跃而起,亿万道霞光向四周无私地射去,大地处处明亮,缕缕炊烟袅袅升起,象是回应红日的召唤。这个世界,也象刚刚起来劳作的人们一样,立刻充满了生机。鸟儿唧唧喳喳,在空中互相追逐;狗儿汪汪,生怕别人不知道它的存在似的;鸡鸭鹅猪也懒洋洋地走出院落,四处觅食。这个世界虽已进入初冬,但五音齐备,七色俱全,真是一幅活灵活现的人间美景图。

    燕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半山地,一半平原,一面连山,一面临海;临山者,多以打猎放牧为生,临地者多以种植为主,临海者多以打鱼为生,城里人则是以经商和佣工度日。在诸侯国中倒是很有特色的。而燕京正好处于山区与平原交汇处,又是南北交通要冲,开始只是一个集市,由于来往人多,发展成一座城市。后来周召公姬爽被封燕地,便定燕京为国都,已有几百年了。历代燕君遵照祖训,采取睦邻国策,虽与北边夷狄常有冲突,但夷狄尚没形成国家政体,军力远远小于强燕,一触即退。燕国南面与齐国相邻,齐自桓公称霸以来,国力强大,燕国倒有自知之明,从不与齐国硬抗,因此国内倒也安稳。因此,造成历代燕君安于现状,不求扩张。范蠡有鉴于此,决定离开燕国,看看大海,再到齐国,以定行止。

    远行骑马就是好,不但省力,主要是节省时间。两天刚过,他们已见前面黑沉沉的陆地不见了,换来的是白茫茫一片,云雾蒸腾。随着距离的拉近,已能听到巨浪拍打岸边的哗哗声与海鸥的尖叫声。当来到海岸边时,他们的第一感觉便是大海太宽广了,无边无际。即使站在马鞍上,也看不到个尽头。原先大家都以为是高山大地包裹大海,现在才知道,正相反,一切都在大海的环抱中。赵玉竹说,以前但知黄河长江宽大,但与大海相比,九牛一毛。杨来铜接话:“九牛一毛也没有,哪来这么多水呢?”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赵明成说:“我曾听有人夸赞某人心胸宽广,说他心胸象大海,原来就是夸赞他心胸无边无际啊。”

    范蠡说道:“刚才玉竹提到长江黄河,其实,不但长江黄河,我们所知所见的所有河流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它们全部流入了大海,多少万年来都是如此。来铜惊诧于海水之多,这么多条河流川流不息地年复一年地流向它,全部被大海容纳,大海能不大吗?”

    大家一齐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范蠡又接着说:“刚才明成提了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我也常听人言。他们形容某人心胸狭隘象针眼,形容某人心胸宽广象大海。心胸狭隘我们不去管他,说到心胸宽广,我倒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距今不到二百年。”

    “请大师兄讲给我们听。”大家急不可奈地说。

    “那好吧,我们今天就是看大海,时间宽馀,我就慢慢讲给你们听。”

    大家将大师兄围在中间,坐在沙滩上,边欣赏波涛的汹涌,边听大师兄讲述。

    一百八十年前,齐国有两人是好朋友,大哥名叫鲍叔牙,小弟名叫管仲,两人一起经商。鲍叔牙家富,管仲家贫,所以经商的本钱都是鲍叔牙出。可是,到年底分红,却是管仲分得多。有人替鲍叔牙打不平,鲍叔牙却解释说,管仲家贫,他多分点也应该。再说,管仲出得力比我多,经商的主意也是他出的,他多分是应该的。这样,两人合作多年,友谊非但没减少,反而更知心,友谊更深了。后来,齐国即将发生内乱。鲍叔牙和管仲暗中商讨,认为诸公子中,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两人表现突出,将来有可能胜出继位。鲍叔牙与公子小白交厚,主张两人同保公子小白。管仲分析说,世事难料,公子纠母家是鲁国人,将来有鲁国帮助,也有即位希望。不如你帮小白,我帮纠,将来不管谁计得逞,我们再互相引荐。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