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初会文种

加入书签


    齐国都城临淄的大街上走来四位骑着高头大马,神采飞扬的三男一女。天已傍晚,他们来到国宾驿馆入住。一切安排妥当后,四人来到就餐大厅,选择一个中间靠窗的位置坐下来。不用猜,大家就知道,这四人正是范蠡等人。他们刚要点菜,就见隔座坐着一位穿着红袍的老者端坐桌前,腰板挺直,面带沉思。这时,一位女侍者给他上菜。菜刚放下,女侍者一转身,顺着老者身边昏倒地上,人事不醒。其他侍者赶紧过来扶起她,又是喂水,又是拍头,还有人掐人中。时间不长,女侍者苏醒过来,大家扶她向后屋走去。就在这时,红袍老者一摸腰间,突然喊道:“咦,我佩玉不见了!”

    范蠡立即站起高喊:“大家都不要动,谁动谁是偷玉佩的嫌疑人!”

    这样一说,谁也不敢动了,怕担上嫌疑,连女侍者也站在原地不动。范蠡问红袍老者,什么时间发现玉佩还在。老者说,我临坐下前,松松腰带时,发现玉佩还在,也就一会儿的功夫。

    范蠡走到场中大声道:“谁与这位老者开玩笑,将玉佩还给他也就是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停顿了一会儿,见没人搭腔,范蠡脸色阴沉下来:“真是给脸不要脸,老以为自己聪明。我看你就是一个大笨贼,偷了东西,你倒藏好了,大家看,连绑玉配的丝线都露出来了。”

    大家都往别人身上看,范蠡两眼却盯住那个侍女,那个侍女赶紧往自己左脚腕上看,还赶紧把左脚撤回来。范蠡笑了,走上前,把她拉到众人前,在她左脚袜子里,用两手指把玉佩夹起来举起,给众人看个分明。然后才还给红袍老者。这还真是一块顶级和田白玉雕刻的玉佩,做工精致。这说明佩戴者定非一般人物。范蠡喊来驿馆馆主,将盗玉贼交给他,委托馆主将盗玉贼送交官府处置。范蠡说,从盗贼识货,下手利落到有人配合上分析,此贼乃是惯盗,你馆驿中有内奸。你要认真对待,否则,难逃通同作弊之嫌。馆主也是一位经验老道者,对范蠡连连点头称是,并让范蠡放心,一定会处理好善后事项。范蠡也不愿多生事端,也就罢了。

    红袍老者在旁细细观看,象是漫不经心,实则点滴不漏,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他见范蠡只是二十几岁年纪,头脑灵活,看问题极准,处理问题刚柔并济,如行云流水。虽其中多有鬼诈,却不失大道之义。他老眼放光,收起傲气,升起深深结纳之意。此时,事情告一段落,众人喝酒吃菜,喧嚣声起。红袍老者向范蠡一抱拳说:“感谢小友为我讨回玉佩,我愿与小友四位共饮三杯,以表答谢之意,不知众位能否赏光?”

    范蠡四人赶紧站起答道:“老先生但有教诲,晚辈敢不洗耳恭听。”

    范蠡等四人随老者一同进入包间坐好。老者首先自我介绍说:“老朽托大,先介绍自身。我本楚国郢地人,姓文名种,现居越国为”

    文种话未说完,一向处事稳重有礼的范蠡却忽然站起:“您老果真是文老伯?”

    文种也是稍稍一愣:“我正是文种。不知你是?”

    “哎呀,文老伯,小侄终于找到您老了!我自周游列国以来,无处不在留心,暗暗打听您老踪迹,不想在此巧遇,真是上苍开眼,待我不薄!”

    “那么,小友是?”

    “文伯,我是宛城三台范蠡呀,家父讳字颖,曾为您副邑宰。”

    “哎呀,老天开眼,确实老天开眼!”

    一老一少,热泪双流。范蠡忍住喜泪,向文伯一一介绍了杨来铜、赵明成和赵玉竹。这时,酒菜上全,大家边吃边谈。范蠡介绍了他从师和周游列国的大致经过。当文种听说范蠡拜师计然,兴奋地说,怪不得蠡侄如此聪颖,原来是计然亲自教导出来的弟子。说起计然,当年可是大大有名。你知道你师父的师父,就是你的师爷是谁吗?范蠡摇头说,师父从未谈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