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力挽狂澜(一)

加入书签


    慕容垂边听边点头微笑,最后哈哈大笑道:“司徒大人所言正是我意,当年在灞上,桓温与长安相距咫尺,他不敢挺进,最后大败而回;今日在枋头,与邺城隔岸对望,他同样胆小如鼠。一个大军统帅没有必胜的信心和与敌决胜的胆量,只会盘算利益的多寡,当日不能灭秦,今日又何能灭燕!桓温只一庸才而已,不足惧也。”

    范阳王慕容德道:“桓温不可怕,就怕慕容评、慕容臧这些奸奸佞小人,我们将士在前方拼杀,他们在朝中从中作梗,皇上年轻难免误信,处处制肘,我军难以取胜。”

    世子慕容令道:“叔父所言极是,大军必须归前方将帅统一指挥,若朝中权臣干预,将令难行,不但无功,恐有祸害。”

    慕容垂也轻叹一口气道:“本王何尝不知,当日秦国五公叛乱,苻双兵临长安,苻廋献陕城,若非慕容评等人只图贪乐,千方阻挠大军西进陕城,使我军一再错失战机。否则,关中已非秦有,何至今日桓温大军压境,兵临城下。”

    封孚道:“吴王不必担忧,我马上回朝进谏皇上。将受命于君,君命有所不受,国家危难,吴王是太祖子孙,皇上叔父,现在国家的安危尽在殿下一身,殿下应当不畏谗言,不计荣辱,奋力破敌,为国分忧。”

    慕容垂慨然道:“太傅所言极是,大丈夫为国担当,何计自身荣辱。”

    封孚拱手告辞,慕容垂执其手道:“朝中一切就全靠太傅了。”

    慕容垂的军队就在枋头与晋军对岸相峙,每隔五里设一烽火台,大军选取险要的地方立寨安营,一边是黄河,以水为障,一边紧靠悬崖峭壁,只鸟难飞。三十里以内的渡口、要塞都设立坚固的木寨,寨外再设置重重栅栏和壕沟,数百个木寨互相呼应。在丘陵高处放置岗哨,利用树林山势架设投石机,埋伏弓弩矢石等,大营前加强防御工事,挖深壕坑,作长久对峙之势。

    晋、燕枋头大战一触即发,长安城中的丞相府却一片宁静。一弯新月悬挂在柳枝上,溶溶月色在粼粼的水塘面上随着柳条的随意拂动,时聚时散。荷塘深处不时有数声哇鸣蝉噪,更显得月夜池塘幽然恬静。

    “贤弟自护送凉国公主入秦,历经艰险,辅秦主开拓大业,戎马奔波不经不觉十三年了,也该成家了。”王猛笑着对李靖道:“长安城内众多的皇家公主,公侯世家的千金小姐,难道就没有一人可入贤弟法眼的吗?”王猛与李靖两人在凉亭中相谈。

    李靖望着面前的一池秋水,不知不觉间他已穿越了十五个年头,一路经历千山万水走来,他究竟是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李靖,还是五胡十六国大分裂时代的秦国辅国大将军?其实都一样,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他淡淡地一笑道:“中原大地四分五裂,各民族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百姓渴望统一,我希望能为国家民族多尽一点力,大丈夫四海为家,又何患无家!”

    王猛也感慨道:“你、我生逢乱世,胡人铁蹄入主中原,纷纷据地为国,举刀为权,目无伦理纲纪,残暴至极,中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晋室江山风雨飘摇,宗庙社稷几度沦亡,我一直心怀祖国,多次想投军效力,可惜晋室衰弱,权力尽在门阀权臣之手,君臣上下毫无大志,只想偏安一隅,但求苟且。适秦主苻坚英明果断,坚持变法,推行汉化,使关中地区百姓得以太平,但民族复兴的希望,国家统一的宏愿仍前路漫漫,不知何日可期。”

    王猛辅助苻坚实行汉化改革,为民族的融合和中国北方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世的史学家对王猛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时值深秋,夜风贴着水面吹来了一丝寒意,李靖道:“深秋夜凉,还是请丞相入屋休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