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救火扬沸-第2/3页

加入书签
  另,他又仗着卞玉京的喜欢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次一次地避而不答,逐渐寒了卞赛的心,不得不说,这吴梅村真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后来,吴梅村要进京为官了,为了他的前途,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个爱着他的女人,他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留下卞玉京一人凄然神伤,直至孤苦病逝。

  另外提一下,在新世纪第十八年的苏州出土了一部《红楼梦》全来,共一百零八回,学界命名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吴祖本第一回里有一条非常惊人的批语: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名曰《风月宝鉴》,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

  全书的最后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批语:“本书至此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余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啥意思呢?单凭这两条批语,就足以证明《红楼梦》的原创作者是吴梅村?!

  这个时空,既没有《风月宝鉴》,也没有《石头记》,却有辜负了卞玉京的吴伟业,冯过是特看不惯这种既要当biaozi又要立牌坊的伪君子的,才华横溢又如何?

  怜香惜玉、英雄救美?或许吧,目睹美人被辱,终究会意难平。更何况,那是倭寇哪。

  稍前,冯过见那伙闯进“独酌轩”的贼人中有三个似曾见过,稍加思索便记起正是前些日子求见卞玉京而被拦在院外的那三人,竟是倭寇么?冲冠一怒多红颜还是趁势顺手为之?

  形势危急,容不得多想,冯过瞬间有了决断:“救人,速战速决。”

  己方虽人数不占优,但战力还是可信的。冯一四人不必说,乃是贾小春麾下得力好手。陈亮虽已是不惑之年,但廉颇虽老且能饭食,最弱鸡的就属他冯小七。不过,那伙贼人一路奔窜而来并未遇上拦截抵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救人的成功概率很高。

  众人悄然靠近,院子里传来叽里呱啦的话声,那是倭语。冯一拔出腰刀,当先冲了进去。

  院子里,老仆仆倒在门口不远处,身下一滩鲜血,生死未卜。卞玉京双手握着剪刀,将卞敏护在身后,被贼寇一步步逼至墙角。

  步步紧逼的倭寇中有三个正是冯过上次见过的那三位,其中两个淫笑着,“哟西”、“嗦嘎斯内”的嚷嚷着。

  那个时空的抗ri神剧看了些,冯过多少知道几个日语单词。嗯,三两个演员、场景单一的小电影是没看过的,更不知道这老师那老师。

  几个人衔尾而进,冯一一马当先,另外三人及陈亮紧随其后,冯过抢不过他们,唯有坠在最后。

  许是一路过来太过顺风顺水,又许是卞玉京姐妹太过美艳动人,这伙倭寇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觉冯过等人掩杀进来,直到被冯一四人砍翻了几人才反应过来,但为时晚矣,两个照面下来就折了七、八个人。

  一时间刀光剑影,鲜血四溅,血腥味弥漫,被砍倒的倭寇或是当场丧命,或是被砍断胳膊凄声惨叫。

  冯过毕竟经历过白鹿洞书院剿匪一事,虽也面色苍白,却也没了上回胃里翻江倒海的难受劲。

  龙川先生就有趣了,龙行虎步的冲进院子,蓦然见到这一幕,脸色瞬间精彩了起来,与川剧变脸简直有得一拼,终于还是没忍住,“哇”的一声呕吐起来。

  这倒莫怪陈亮,绝大多数人初次遇上这场面都会如此,与勇敢与否无关,只在乎于抗压力。

  譬如卞敏,她哪见过这等场面,原本就栗栗危惧,这当口更是尖叫一声晕了过去。

  卞玉京却是表现的令人刮目相看,虽然也是面色惨白,却紧抿嘴唇,握着剪刀对着贼人,看那架势绝不会任人宰割。

  突然而至的变故让猝不及防的倭寇片刻间损失了一半战力,余下的却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彪悍无比的挥舞着倭刀向冯一等人冲了过来。其中一个滴溜着眼珠子扑向卞玉京,想必是拿她作人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