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加入书签


    干菜菌类

    1、如何让香菇入口嫩滑

    香菇要做得入口嫩滑,应在浸透后加少许淀粉揉搓片刻,再用清水冲净后,上笼蒸熟,然后进行烹调,香菇会格外的软滑。香菇也不宜爆炒过久,否则入口有粗糙之感觉。

    2、巧烹猴头菇

    将猴头菇水泡之后,修去老根,切成每片都带刺毛的薄片,挤干水分,用干淀粉拌并上浆,然后在五成热的油锅中滑油至熟,再加作料烹调成菜。以此法烹制的猴头菇,质感软嫩略带脆性,味道很好。

    3、老泡菜入馔先热油煸炒

    老泡菜,诸如泡辣椒、泡仔姜、泡萝卜、泡青菜等,用其入馔,不论是作辅料还是作调味料,一定要先用热油炒透,再加汤熬制。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煸炒使酸味充分溶出,并增加香味,而且泡菜经煸炒后再熬煮,更可使酸香味快速溶出,所以泡菜菜品多以烧、煮、炖等方法成菜。

    4、咸菜入肴馔(咸菜95)

    咸菜,除当作小菜食用外,还可作配料用于其它菜肴。但在运用时要掌握以下诀窍:

    1)对咸菜进行合理清洗。用清水清洗咸菜的目的,是使其脱盐。但是洗涤的程度要适当,若清洗过度,则可能使咸菜完全没咸味,进而失去了其应有的风味。清洗咸菜时要因菜而异,或稍洗,或稍泡,或浸透。总之要以咸味适中为度。

    2)经过清洗的咸菜,其咸味还是较重,口也较单调,调味时须加入适量的白糖,让甜味来缓解咸味,使菜肴的口味更加浓郁醇厚。

    3)要掌握好火候:咸菜用蒸、煮、烧、炖等烹调方法成菜时宜制得粑软,用爆、炒、炝、熘时宜脆嫩,凉拌时宜香脆。慢火烧制时火力要小,时间要稍长;爆炒烹调时火力要旺,时间要短,要求一气呵成。

    5、洗澡泡菜时间控制好

    洗澡泡菜色泽鲜艳,质脆而爽口,很适合下饭佐酒。如果出现口感不爽、色泽不艳的情况,问题一般都出在泡制时间上。常用原料的泡制时间是:质地脆嫩类的青菜头、莴笋,1~3小时;根茎类的萝卜、洋姜和豆科类的豇豆、四季豆,24~48小时;叶类的莲花白、芹菜心,1~2小时。而对于一些胶质含量比较重的荤原料制作的泡菜,比如凤爪、猪耳朵等,它们的泡制时间也不能长,以刚刚入味为好,一般在4~6个小时之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成品往往会带有一股酸味,同时,质地也会变得绵软。

    6、处理过咸咸菜(136)

    咸菜过咸,一般用清水泡浸也可使之变淡,但是以淡盐水来泡浸,咸菜中的盐分会较快地转入淡盐水中。如果同时加入适量的酒,既有助引咸,又能使咸菜在制作后增添香味。

    7、泡酸菜过酸水烫反复洗(菜137)

    不论是何种泡酸菜,味道均过咸或过酸,在使用前都需用沸水烫透,捞出来用清水洗数遍,挤干水分再用。这样可去除部分咸味和酸味。

    8、菌汤加酒味芳香

    在煲菌类汤时,放入适量的米酒和蒜油,煨制出来的汤不仅颜色悦目,味道也十分清香醇厚。

    9、巧炒辣味酸菜丝

    锅入底油烧热,下蒜蓉、姜末和辣椒段爆香,再下辣豆瓣酱炒出红油和香味,倒入切好的酸菜丝翻炒。因豆瓣酱和酸菜均有咸味,可酌量加盐。也可加少许白糖,中和辣味,使菜的味道更为温醇。

    禽肉及蛋乳类

    1、陈皮增加鸡肉香味

    在制作红烧鸡块,或炒鸡丁的过程中,加入少量陈皮,会使鸡肉更香、更嫩。

    2、冷汤调鸡茸不会结团

    做鸡茸汤羹时很容易结团。如果用冷高汤先把鸡茸调成糊,再放入汤中调味成羹,那鸡茸就不会结团了。

    3、老母鸡熬汤时要冷水入锅(134)

    老母鸡必须同冷水一起下锅。因为制汤的目的是把原料里的蛋白质、脂肪等鲜味物质,经加热后充分溢出,溶于汤中,使汤醇味美。原料与冷水一起下锅加热,可使原料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能将体内的鲜香物质充分溶出,达到制汤的目的。如果水沸后纳入鸡,可使其表面蛋白质骤受高温,迅速凝固,不能让内部的鲜香物质大量溶于汤中,从而降低汤的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