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居然是孔有德最靠谱

加入书签


  “我对待手下比他们父母做的都好。实话说这两年也确实抓出来十几个叛徒,没查出来的或许有更多。但是我不在乎。我会带着大顺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大顺前途是光明的。那些首鼠两端的人迟早会死了心,踏踏实实的为大顺效力。”

  “你很狂妄。”

  “我有狂妄的资本。可能你知道现在大顺军被几万明军围在怀庆府,但你不知道的是,只要我招招手,几万明军马上就会竖起大顺旗。”

  吴三桂想了想,“因为你有银子?”

  “银子当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大顺治下能活的像一个人,而不是牲口。简单打个比方,你有一万兵,但其中只有一千家丁,可我的一万兵就是我的一万个亲兄弟,你说双方打起来谁赢?”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

  “确实,我承认。好在我的账目很清楚,没人有怨言。”

  “你这样最多只能养五千人,绝不可能再多了。”

  “跟你透个底,这样的兵我有八万!”

  “滚你爸的!绝对不可能!你要能有三万就天下无敌了。”

  “实际上,我现在确实天下无敌了。只不过大明疆域广大,我一时半会儿的接收不完。”

  “离谱!我他爸的还敢说一年平辽呢,有用吗?”

  “这样,你帮我给祖大寿带封信,如果能让大顺军出关,我一年平辽。而且粮饷自备。”

  “……”

  吴三桂彻底服气了。

  见过吹逼的,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吹逼人。真想一刀把短毛砍成十八段。

  他顺了口气,喝了杯茶稳定下情绪,转而问道:“李九成、孔有德那帮叛军对......你有那么重要吗?”

  “是啊,后果严重到仅次于祖大寿投鞑。”

  “总兵被围困在大凌河城,弹尽粮绝,那是不得已为之,权宜之计。”

  “是的。我完全能理解。祖大寿和你父亲都是聪明人,不然早死一百回了。小吴,帮我给祖大寿带封信,给你一万两银子跑腿费。”

  吴三桂要吐血了,摆摆手,“别说了别说了。回头我就向父亲提议砍了你。”

  此时的吴襄面对监军太监唯唯诺诺。

  老吴还没有祖大寿的地位,该巴结的时候绝不含糊。

  高起潜到底还是忠心,其他明军只管围着登州府城就好了,对于瓮中之鳖打不打的并不急。

  打仗是要死人的,还要花钱,就这么围着既不死人反倒能多挣点钱,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高起潜就不太聪明的样子。

  他围着防线转来转去,发现挂榜山这个位置太好了。

  小山包在城南,距离府城城墙不到一里地。在山头架起大炮可以随便往城里轰。

  高起潜把计划一说,吴襄对太监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高!实在是高!

  一顿马屁把高起潜拍美了。

  吴襄表态一定配合,我辽东铁骑绝不让狗急跳墙的叛军出城捣乱。

  只是几股明军都没带多少火炮,尤其是能打到一里地的火炮只有两三门,还是在莱州城外缴获叛军的。这就不是吴襄应该操心的事了,管它呢。

  老吴送走“太上皇”,急急忙忙回转要去挣大钱。

  吴三桂见到老爹,当场说这个短毛太牛逼了,必须马上宰了他。

  ......吴襄是聪明人,哪里会干蠢事。小孩子把握不住很正常,老将出马自然能拿捏住短毛。

  这边主宾气氛融洽,被包围在府城里叛军头目们也看到了一丝曙光。

  胡逸送完信原路返回。

  李九成、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禄四大魁首围坐一堂,从晌午讨论到后半晌,到晚饭时已经争的面红耳赤。

  叛军元帅李九成上个月确实率兵出城战了一回,不过并没有像原历史线那样阵亡。

  彼时孔有德跟大顺军联络的消息众人都知道了,不管对方靠不靠谱总是一条后路。

  所以上次李九成出战只试探了下明军防御力度,见机不妙就撤回城了。

  按老李想法,他是真想突围一次,结果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禄三人不同意,那次只让他带了五百兵。

  现在短毛居然亲自赶到登州,实话说四个魁首都很佩服。但一码归一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