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小吴将军年少有为

加入书签


  徐光启是大明二鬼子之事人所共知,尤其他身居高位,遭了不少非议。

  短毛居然把礼部尚书都拉下水了?

  吴襄瞬间感觉一片凌乱。这世道太疯狂了。

  目前为止,李自成只管胡吹,除了带来的那十万两银子外什么证据都没有。

  “徐阁老近来忙于修订历法,自己编撰的五十万字无暇顾及,还是我出了三万两银子帮忙刻板印刷。下半年应当能面世。”

  “吴总兵可以向高起潜打听一下周皇后的梳妆盒是什么样式,从哪来的;还可以问问当今皇上对雍正牌葡萄酒的评价。对了,京城国子监正准备更换玻璃窗,也是我白送的。吴总兵知晓玻璃吧?现在产量不高,还没往辽东发卖……”

  吴襄摆摆手,愁的直吸冷气,“别说了别说了,谈正经事。”

  再说下去真就成了天下无人不通贼。

  上个月老吴接到家信,说是有个商人特别巴结,送了一套柜子。稀罕的是大衣柜上面镶嵌了一人高的玻璃镜,小柜子上是玻璃推拉门。他老婆还说有一个梳妆台,特别漂亮。

  吴襄老婆是祖大寿妹妹,但不是吴三桂生母。

  吴襄的妹妹又嫁给了祖大寿,这两家人是亲上加亲。

  话说吴三桂见着祖大寿叫啥呀?既是舅舅又是姑父。

  如果没有祖大寿照应,吴家不可能崛起这么快。

  祖大寿在辽东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大明几任经略督师都无法撼动其分毫。别说他们了,连崇祯大帝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下来。

  为啥?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祖大寿他爹祖承训在万历十年出任辽东副总兵,挂一品都督职,而......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是李如松家将。

  老祖家在辽东世袭将官,已达到都督职位,如何成了李如松的家将?

  当然是因为老李家更牛皮。

  李氏明初回归明朝,交辽东地,李英作为第一代赐铁岭卫指挥,这一脉在辽东的经营是贯穿了整个朱明王朝的。

  李家在辽东的权力在李成梁手上达到了巅峰,在李如松手上闻达于天下。

  当两人相继去世,后辈无人能继承衣钵,祖承训已经不再是李氏的附庸。自然,原来李成梁的家丁努尔哈赤也早就自立了。

  熊廷弼在万历三十六年参李成梁,说他罪当至死;祖大寿在泰昌元年为官,没多久即被辽东经略熊廷弼上奏表彰。明显抑李扶祖。

  在祖承训手上,祖家脱离了李氏的阴影,正式站在了辽东军阀家族序列中,与李氏平分秋色。

  而祖大寿则彻底奠定了祖家在辽东无人能敌的地位。

  崇祯元年,皇太极写信给祖大寿,商议吊唁天启皇帝丧事,并恭祝崇祯登基,祖大寿理都没理皇太极。

  这个时候在辽东有谁?

  袁崇焕、满桂、还有经略高第。皇太极为何不发函给高地,而发给辽东地方守将祖大寿?

  祖大寿的地位可见一斑。

  不管是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走马灯一样的换,祖大寿在辽东核心圈内从来没有偏离过。

  无论是大明还是鞑子,完全明白,祖大寿于今日之辽东,等同于当年李氏与之辽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己巳之变时祖大寿不顾皇上正在遭受鞑子威胁,带兵跑路;大凌城之战,祖大寿杀了何可纲投降皇太极。

  历朝历代但凡武将犯了其中一条,几乎都......是死罪难逃。

  人家祖大寿该干嘛干嘛,丝毫不受影响。

  现在他已经跑回锦州了,崇祯敢动他吗?他儿子还在鞑子手上,皇太极会因为受到欺骗拿祖家人开刀吗?

  祖大寿很像张作霖,在辽东有无可撼动的地位,但又识时务,

  不愚忠,会审时度势。

  李自成暂时无法拉拢祖大寿,只能先搞他亲家吴襄。

  吴襄这时却想起了家信,打定主意回去要好好盘查一下,看送柜子的是普通客商还是短毛的人。

  他不愿意相信短毛的手那么长,一个流寇而已,怎么可能拉拢各地那么多高官。

  吴三桂刚要开口询问望远镜是不是同样从短毛那边流出来的,门外亲兵大声招呼了一句。

  今天有短毛这位贵客,外面一般事情不会来打扰总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