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正妃虚悬

加入书签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郑砚北击节赞叹,“北郑南阮势不两立,越打得久,越需钱粮支应。再加郑氏骄奢银逸,治下民众岂有喘息之机?他待民以残苛,我待民以宽善,天长曰久,人心归附,定能收兵不血刃之效。”

    “正是这个道理。”朱永兴点了点头,佩服郑砚北的思路,竟与自己不谋而合,笑道:“待民怨沸腾,人心向我之时,取其地如探囊取物,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呵呵,殿下深谋远虑,下官万不能及,受教了,受教了。”思威恭维着,把这个话题岔开了。

    其实安南郑氏集兵南下的事情,思威是知道的,他就想借此机会把猛山克族的地盘再扩大一些。但朱永兴已经把话讲明,他也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梦珠明年就要成王妃了,为了女儿的地位和宠爱,他也不能惹朱永兴不痛快。

    歌舞是不可或缺的,梦珠好久没这么放松过了,和族中姐妹跳得高兴,象一只快乐的蝴蝶。朱永兴含笑鼓掌,又想起刚刚认识梦珠的时候,她也是这般欢快,还咬了自己一口呢。

    “殿下。”郑砚北向前倾了倾身子,说道:“下官已经派人通知所熟茶商茶人,集齐货物,即可沿红河南下出海。另外,下官正在招募人手,准备先行前往庯宪设立商馆。具体的章程措施已经准备妥当,酒宴之后下官便呈给殿下过目。”

    安南郑氏在十六世纪中叶特辟交州城东南的庯宪(今越南海兴省兴安)为商贾集中互市的商埠。1637年(崇祯十年),郑主郑梉准许荷兰人在庯宪设立商馆,曰本人、暹罗人也随之大批进入庯宪,各国商人约计两千家。而和约中除了红河航行权,还包括了设立商馆的条件。

    史载安南城市“京畿居首,庯宪次之”,说明庯宪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而且,很多广东、福建商人在那里从事中介业务,经营中药、布料、香料、蜂蜜、丝及丝织品等生意。因为这里是中国生丝和熟丝的唯一来源,所以,荷兰人、英国人在这里都建立了商馆,经营丝绸贸易。在当时,中国商人基本上艹纵了庯宪的商业贸易,直至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庯宪衰落为止。

    朱永兴点了点头,夸赞了几句。

    贸易是必要的,不仅要把滇省茶叶销往海外,还要争取在滇省反攻作战后打通与蒙藏的茶马交易线路。滇省虽然动乱,但普洱茶产地多在三江之外,受到的影响较小,如果再出台鼓励政策,产量应该有所保证。

    但这些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九、十月份以元江起事为契机的反攻作战能够取得胜利。朱永兴轻轻吐出一口长气,真是步步艰难,不得松懈呀!

    朱永兴本不喜酒,郑砚北又说要在宴后呈上经商的章程,他便喝得更少,只是点到即止。

    宴会结束,朱永兴便单独召见了郑砚北,梦珠则带着龙儿和族中姐妹们相聚玩耍去了。

    “先探路,尽快掌握与西夷商贸的方法技巧。”朱永兴知道郑砚北没直接和西洋人打过交道,手下也没有这样的人才,所以表现得很谨慎,“先少量,再逐渐加大,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毕竟,在安南的地盘上做生意不是长久之计,风险不可忽视。”

    “另外,除了商贸,还要多打探消息。北郑、南阮、占城、真腊的消息都需要,西夷方面的,也要尽量打探。”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继续补充道:“国内沿海地区的商人也不少,比如福建、广东,从他们口中也能得到不少的情报。如果有出海的机会,还要打听几个人,人名是……”

    郑砚北一一记下,又询问道:“殿下,商贸收入是否要买些货物回来?这样两头不走空,赢利更易。”

    朱永兴想了想,说道:“硝石、硫磺,目前还是以军需为主要目的。至于其他的,你若有建议,可呈上来吾看。”

    “容下官回去想想。”郑砚北点头答应着,神情明显有些迟疑,停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下官斗胆,请殿下为了兴王图霸的大业,虚正妃之位,以免群情汹汹。”

    朱永兴垂下眼睑,沉默了片刻,才无奈地叹息道:“吾知道了,明年只立阿珠为妃,不言正侧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