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 - 两败俱伤

加入书签


    6上的战局就在胶着中互有攻守在付出了较大伤亡的代价攻占楚库柏兴之后丁汝昌老夫聊少年狂在六十二岁的年纪上竟然打出了年轻时的悍将作风将大帅行辕搬到了新收复的恰克图斜向的防线最东端也延伸到了楚库柏兴每日里不是亲自巡视防线就是巡访伤员并且在恰克图修建了一个战地医院由增援而来的孙文负责起了伤员收容大规模的战事是停了但是每天都是零星的交战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面那些善于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哥萨克也在这样的防线面前毫无办法加之愈来愈寒冷的天气冬衣也不见踪影士气一落千丈就连在后方督战的小尼古拉大公频频巡视也毫无用处。

    而西线的俄国人倒是有征衣穿但是自从聂士成动了一次全线大攻击之后损失惨重事实证明了俄国人的部队在清军优势火力面前的辱弱尽管这一次大攻击之后需要休整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再有下一次但是一天之内数以万计的伤亡和被俘西线的俄军也无力承担这样的后果只得将防线后撤。

    在接连收到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折戟沉沙两路大军损兵折将的报告后尼古拉二世那刚刚被皇子的病情好转而弄得好点的心情又很快地转向暴怒在向参谋部征询了增兵的可能以及大规模反攻的可行性都得到了否定的建议后沙皇的怒意更加无法遏制在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法国人作为俄法日三国同盟的盟友他们都有义务在这个时间上对中国实施攻击所以。他命令他的外交部门尽快地向上述两个国家出请求请他们履行共同防卫的义务。

    日本人当然没有工夫理会他们尽管从本意上来讲。日本人很希望在适当的时机对中国人开战但绝不是现在在东北亚舰队地虎视耽耽下袁世凯的十五万大军也随时可以渡过窄窄的濑户内海对大片的没有多少兵力防备的关西地区动攻击虽然京哉也许可以确保无恙但是连自保尚且都有些困难的日本国。怎么敢有胆量向西方的庞然大国动攻击?那样可能火中取栗不成反而引火烧身。本来他们是打算给个甜头给俄国人。如果中国人反对那就让俄国人跟他们对掐如果不反对那么海上就可以交给俄国人保证安全。这样对日本都有好地结局但是谁都没想到看起来不可一世的俄国人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而且他们还有三万多人地部队在青森县一线与南渡而来的天海**队作战天海国的6军部队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孱弱尽管装备要略差一些但是士气和勇气都令人钦佩。而且除了北海道本岛地土着之外这支部队也吸引了大量的原先明治政府的人员譬如海上的司令官东乡平八郎6上也有一部分基础军官是原先明治政府军的人士担任这些人一旦叛逃过去也是铁了心要与政府军干到底地原本不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走而且。去了那边之后居住在本州岛上的亲人们都被狂热的民间人士处死了这种仇恨基本上是无可缓解的。所以这两支军队尽管规模小但是打起仗来都是残酷的消耗战犹如宗教战争一般。而且双方几乎都拥有一样的群众基础普通的老百姓几乎对这两方都没有什么渴求无论明治政府也好大将军的幕府也好都差不多。的以四五万人地总规模在青森县打了一两个月还没有完全分出胜负来。双方也正在各自征兵试图在这里决一雌雄的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山县有朋政府当然不可能热烈的响应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号召。

    但是考虑到这一次的中俄战争几乎就是由自己挑起来的所以出于礼貌山县政府还是表了讲话从口头上声援了俄国人。当然这也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很快的国会就有人要他解释这样的举动如果万一得罪了中国人怎么办也够他忙活一气的。

    此时的日本民间不知道从哪里涌入大量的中国的武人还有到处挂着远东股份公司xx分社牌子的各色行商收罗着各色的战略物资还有劳工公司每年都按照当年的合约从日本运走大量的劳工到中国的满洲地区从事基础设施的建设这都是远东股份公司的财源所在。所以维持一支二十五万人左方的常备军对于日本政府己经很吃力了国会中也常常有裁军的提案全仗着山县有朋控制的党派比较强硬才勉强的压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