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 起步

加入书签


    京城里各种大事眼下就集中到了两个方面上一是大比国家抡才盛典此事关系到国家前途历朝历代都不能轻忽在极端重视人才的这个时代这个仪式更加的要重视。第二就是军制革新的前期准备了各地督抚提镇等高级军政民政官员尽管从前段时间的上谕廷寄等国家政治核心的管道上得知要进行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军事改革但是除了掌握之中的一些督抚特别是湘军淮军出身的老将领们表示了支持之外其他的省份一直未见有明确表态最重要的是满洲督抚们也许是因为第一步改革没有明确说明八旗是否也在改革之列没有什么声响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总之这次改革是李鸿章在主持原先湘军淮军的系统基本上都会给他面子这也是我当初为什么要将李鸿章直调中枢而不让他在直隶继续维持的原因之一李在北京天下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内乱李在外面反而容易生出另外的事情来当然历史证明李鸿章是没有二心的但那是书本上的历史而不是我面对的历史。

    在这时候生了一件事不得不让我把心思转到恭亲王父子给我留下的旗务改革的收尾工作上去。

    吏部满尚书宗室福锟;大理寺卿汉军正白旗崇礼;宗室原兵部满尚书户部后改户部满尚书敬信;这三个人在五天之内先后上奏表表示身体不适年老体衰请乞骸骨告休。一开始还没有太在意直到第五天上收到敬信的请辞折心里开始冒火在我以霹雳手段修理了宗室里的不安分的人之后居然还有人胆敢对我来这种软招术。当即传来善耆。善耆如今也掌着宗人府负责监视王公亲贵大臣言行举止的部门想来这三个人也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异心估计也就是给脸子给我看表示表示不满罢了若是有什么大的反常善耆早就该向我报告才对。

    而且由于随着我亲政时间地增长又在对外的两次用兵中立了威宗室中胆敢有所异动的立时遭到我严厉的扑杀现在满洲亲贵中胆敢对我的旗务指手画脚的人还没出世。旗务改革这几年来尽管动作不可谓不大有些满人的利益损失不可谓不多但是由于我的政策保持了有能力有贡献地旗人的利益。甚至拿得比以前更多那些受损失混不下去的都是没有能力的废物或者是那些有能力却不想干活地懒汉有点基本保障给他们也就行了用不着太担心这些在太平盛世里都不会过日子的废物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只是这次是三个高级官员以辞职来给我抗议我还真不能等闲视之。这要是真的让他们回家呆着指不定会不会有别有用心的人在下面给我散播流言。既然我要亲自把旗务理起来那就要拿出我的硬手段来。

    果然善耆来了之后回说最近都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几位亲贵家中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异动就连我这几年一直关注着地荣禄。似乎也认命了自从女儿晋位皇贵妃自己晋爵三等顺恩公之后就老老实实的受着对皇亲特殊的监视照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与外臣联络就连与他私交最好的江苏巡抚鹿传霖也早早的断了来往以往的那个八角蜘蛛荣禄。似乎已经息了那份不安分地心了。

    所以这三个人请辞我下旨劝勉了一番他们若是固辞那也只有由他们去了。加强监视调配人手来填补进这三个缺额进去。吏部位置重要要换上一个忠正信得过的正人君子才行放眼内阁里面谁放进去似乎都不太合适一时间就有些犯难了由善耆兼着倒是行但是他肩上担子已经不轻了而且我是将他往情报专门负责人方向展的就像以前的贝利亚一般这种人物出来做人事工作太勉强了。

    当然有了内阁之后吏部的脚色只是一个官员绩效考核汇总整理汇报给内阁总理大臣然后再根据内阁的人事调整作一些上传下达的工作吏部尚书的位置就给内阁总理大臣兼任着也没什么大问题。

    倒是大理寺刘光第虽然是好人选只是他身兼属于警察系统的刑部以及反腐系统地清政衙门再让他兼任负责国家最高审判权的大理寺权柄也过重了想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人——谭嗣同倒是可以把清政衙门交给他他的热情足以在国内掀起一场廉政风暴来。等到今年由于战争由春闱改成秋闱的大比结束新近的人才再培养培养又是一批新鲜血液。而刘光第老成了些进退之间顾虑也多大理寺还是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