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君臣交心

加入书签


    第四十一章君臣交心

    去辫子一事朝野议论自是不必多言便是茶楼酒肆亦是议论纷纷虽然仅限于军中但终归是大变祖宗成法一时间各地官员京中言官纷纷上折恳议让我不胜烦扰。

    后来我便直接让翁同龢代我处理这些折子一来我也看烦了二来嘛这每个折子翻来覆去尽是类似的话语也不知道这些人还能不能翻出一些新花样来。

    翁自然是有所怨言的但是在我温言勉慰下老头还是拿出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一一代我批复当然我也不放过这个说服他的机会向他说了为什么军中要剃更加微微展露我要想消弥满汉夷华之防的意思。

    我刚说到想消除满汉之分翁同龢便浑身一颤抬眼惊疑不定的望着我道:“皇上您要效魏孝文帝故事?”

    我点了点头翁若有所思也不答我继续低下头去批阅折子我心中纳闷半晌想不出什么头绪便开口问道:“翁师傅无所教朕?”

    翁又抬头看着我道:“皇上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呵呵一笑道:“翁师傅有话便说朕岂是听不得逆言的庸主?”

    “依臣之见皇上欲兴大政必先仗国之大振然今岁国家连逢大丧士气民心低迷若是妄行动作恐怕诱乱因。”翁同龢小心翼翼的看着我道。

    我赞许的点了点头道:“翁师傅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啊翁师傅这是赞成朕的主张咯?”

    翁点了点头迟疑道:“老臣乃是汉员历逢三世圣主垂青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皇上意欲消弥满汉隔阂此汉人幸事天下幸事也老臣敢不尽心?”

    “翁师傅你很好……”我看着他我们这段时间以来的隔阂似乎有着消弥的迹象我欣慰的道:“朕也是为了振兴国家翁师傅能帮着朕朕很是高兴依翁师傅之见该如何着手呢?”

    翁同龢点了点头道:“皇上依老臣之见此事宜缓不宜急一来此大事也稍有不甚动摇国体;二来皇上虽欲孝魏孝文帝故事……”翁看着我渐渐声音小了下去。

    我哈哈一笑道:“翁师傅不必讳言朕理会得你是想说朕现在还不如魏孝文帝英明神武昭彰宇内?”

    翁同龢略有些尴尬跪地道:“皇上恕罪臣绝不敢作如是想只是魏孝文帝以吞灭半国之赫赫武功再行惠及万民之文化融合自然有摧枯拉朽之便然我朝自文皇帝以来积弱至今若是皇上稍稍急了实有莫大危险。”

    “嗯……”我点点头道:“翁师傅说得有理是以朕只是在龙旗军中开此先河。依翁师傅看缓行又该如何缓法?”

    翁同龢道:“皇上不如先一道上谕谕示天下龙旗军之事然后请各地官员评议此举先收官民归心其后再行推行恩令事不难矣。”

    “噢?”我思索着他的说法皱眉道:“这不是什么小事朕的确也心急了些……”

    想着这事情的确是推翻数百年大清成例而清一朝开国之时又为着留不留头杀了许多的人这虽是收心之举与国与民皆利之举却又不能直接一道圣旨恐怕太过激的话反而收到反效果唉难啊。

    “翁师傅这上谕便由你来拟吧。朕的心思你是知道的了翁师傅……朕以你为肱股文廷式的事情你不怪朕了吧。”

    “臣惶恐臣岂敢责怪皇上只是数十年教化臣这脑子……嘿都有些僵了跟不上圣主名君了……”翁同龢惶恐地说道。

    我点点头道:“那原也是不怪你。朕也不是要抛弃数千年的圣人之学只是要引入西学以图强而已是朕没有说清楚倒教翁师傅担忧了。”

    翁同龢听了我这软语心潮激荡激动地说道:“皇上能与老臣如此交心老臣何幸如是?皇上所说的正是当年冯桂芬中堂所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道理臣当年亦曾反对如今国家如此陛下又如此圣明老臣若是仍旧不以国家为重岂不是误国?皇上圣明教悔老臣免老臣于万死臣……知错了……”说到最后身子软了下来两行老泪顺着皱纹密布的脸稀稀疏疏的流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