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太优秀,也头疼

加入书签


以前的时候,都是临床科室来张凡办公室撒泼要钱要编制要人。基础学科永远是角落里的看客。

 热闹也好,孤寂也罢,他们好像一直都是漠不关心的。

 但,今天热闹了。

 一群干旱了不知道多久的,如同悍妇一样,都快把山峰顶在了张凡的脸上。

 其实,他们是想得到一种认可。

 生化组,在所有的科室中,算是自投罗送货上门的,而不是张凡费劲巴拉挖来的。

 当初,别人都是张凡礼贤下士,掏钱许诺请来的。而生化组说好听一点是借用,不好听是叛逃。

 所以,一直以来,他们的压力也不小。特别是每次同行会议,一些有心人,往往会说一句,张院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种话,真的伤人,世界上的规矩,其实很简单,你要有硬的东西,不然谁都不会尊重你。

 今天出成绩了。

 他们激动,兴奋。

 而张凡也高兴,但是现在不能给他们答应研究中心的事情。

 并不是茶素医院没钱。

 自从14年以后,茶素医院的资金感觉好像富裕起来了。以前的时候,张凡真的有点顾头不顾腚。

 稍微出点意外,茶素医院就没钱了,说实话,最严重的时候,张凡都想学茶素把自家的大楼给抵押出去。

 现在有钱了,但也不能这样随便就答应。

 今天,你来要一个,明天他也能来一个。所以,这就是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企业最终会走向规章制度化。

 “庆功,今天我掏腰包,给你们庆功。赶紧去换衣服,先好好吃一顿,犒劳犒劳你们再说。”

 几句话就打发了一群激动的货。

 张凡最擅长的就是节省。

 两波人,两个宴会,变成了一波,接风和庆功凑在一起了。

 张凡还美其名曰对老李头说,让新来的感受一下茶素医院的文化,学习一下前辈的努力付出和光荣事迹。

 对鲁玉云又说:我给你找个重量级的人物来接风,别看医院有两个院士,他们都是小辈。

 真正的老前辈是老李头,家里的两个儿子都是院士,而且以后,你肯定要和他们打交道,提前认识没坏处。

 双方都很高兴,张凡也省钱了。

 冬季刚过,春姑娘的裙子还没套上,不过路面上已经看不到积雪以后,茶素傍晚的街头夕阳下,余晖洒落在街头,橘黄色的落日洒落下来。

 大街上就像是橙皮铺路一样,而这个时候,大街小巷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烤肉的香气。

 这种香气一般从四五月份就开始了,盛夏的时候是最**的时候,馕坑肉、架子肉、小拳头大的烤羊肉,一直到十月底,十一月初。

 因为天气变冷,烤肉容易变凉,美拉德反应会在冷空气中快速消失。

 虽然小贩小摊们不懂这个化学反应,但他们味蕾是懂的。

 十一月的时候,则是各种下水的舞台。

 面肺子米肠子,滚烫的羊肉汤浇撒在软烂的肠子上,蒜香和老醋出头的肉汤中,一口肉一口汤,热气蒸腾,真的是一种无法让人以往的美味。

 农家乐中,鲁玉云好奇的看着华国边疆的特色美食。

 姑娘也是让边疆美食给震撼了。

 头大的肉块,整只的烤羊,小船一样的大盘鸡。对于南方姑娘,这个规模有点太大了,别说吃了。

 看看都能吓饱腹了。

 “这就是张院的特色,以后你会习惯的,赶紧尝尝,味道还是不错的。”

 赵燕芳一直带着鲁玉云。

 对于鲁玉云的入职,除了张凡,估计就是赵燕芳最高兴了。茶素太缺专业的科研带头人了。

 科研这玩意,真的不是一加一大于二的东西。

 周一,张之博赖着要坐张凡的汽车。

 第一天张凡送了一下张之博以后,邵华就不让张凡送了。并不是怕人说,而是怕张之博小小年纪就成为纨绔。

 用邵华的话来说,孩子成才不成才先不说,最起码要先成人。

 这一点,张凡还是挺赞同的。多少英雄好汉的孩子为啥一代比一代差。

 可惜,张之博也就在张凡面前撒赖,邵华出来后,他就撇了撇嘴,瞟了张凡一眼,好像是说,啥也不是。

 穿的肉都都的张之博一蹦一跳的跟着邵华去上学了。

 张凡上车以后,就闭着眼睛,倒不是昨晚打架没休息好。自从有了孩子后,邵华已经彻底不是张凡的对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