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毛修之演技太差-第2/3页

加入书签
    赵俊生想了一想对东方辰说:“你去涿县的时候和返回的时候排场截然不同,只怕此时李元德已经收到了消息······这样吧,你再亲自去一趟驿馆告诉毛修之,就说本将军今晚在刺史府设宴,请他来吃酒!”

    刺史请太守吃酒?这······怎么反过来了?东方辰一愣,他立马明白了,当即大笑道:“哈哈哈······李元德若是得到消息必定起疑,只怕会吓得夜不能寐,将军高明啊!贫道这就去驿馆跟毛修之说一声”。

    燕郡太守府。

    太守府跟刺史府都在蓟县县城内,一直都是州治和郡治同城,两个府还相距不远,就隔着一条街。

    “府君,卑职得到消息,几日前那姓赵的小儿派了长史东方辰去涿县见毛修之,今日有人前来向卑职报告说毛修之随东方辰来了蓟县,目前就住在驿馆,卑职刚刚听说毛修之盏灯时分去了刺史府,根据我们安插在刺史府的内线报告说,姓赵的在刺史府设宴与毛修之相谈甚欢!”

    李元德听了这个消息,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他已经听说了赵俊生已经收复了三千幽州军的消息,如果毛修之再投靠赵俊生,那么赵俊生在幽州就站稳了脚跟,接下来他的日子就只怕不太好过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元德带着忐忑的心情问杨主薄:“你觉得毛修之是否有可能与姓赵的小子沆瀣一气?”

    杨主薄道:“府君,属下认为这是极有可能之事,属下派人查过了,赵俊生手下的东方臣是国师寇谦之的弟子,毛修之当年还是南朝大将镇守洛阳之是,寇谦之师徒在洛阳传道行得毛修之照顾,后来毛修之被胡夏俘虏,继而又被我大魏俘虏,本该被处死,是寇谦之师徒向先帝求情才保住了毛修之的性命,还让他做了吴兵将军!”

    李元德大惊:“敢情他们还有这一层关系,这下麻烦大了,这下本官如何是好?”

    杨主薄见李元德面露惊慌之色,立即劝说:“府君何必担忧,您是乐安王的人,只要您没有把柄在他手里,他不敢随便对您下手的!再说您手下有一万多兵马,尽管驻扎戍堡的兵将不太听您的话,但您手上有一万两千汉兵,他应该对您还是有所顾忌的!”

    李元德叹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朝廷突然把阳平王杜超调走,把这个赵俊生调来,我听说当今皇帝登基时,这个赵俊生可是功劳第一的从龙之臣啊,可见皇帝对他的荣宠有多重,这个时候皇帝把他调来幽州,你不觉得事有蹊跷么?难不成皇帝把他调来就是专门为了对付我等?”

    杨主薄面露凝重之色:“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府君是先帝册封的,并非是当今皇帝的嫡系,关键是您还是南朝降将,手里还有一万两千多汉兵,皇帝对您心生忌惮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李元德更加忧虑,他当即说:“不行,这事本官得向乐安王讨个注意,你马上替本官写一封书信给乐安王,把这里的情形告诉他,接下里本官要怎么做还请王爷示下!”

    “好,属下这就写!”

    刺史府。

    大堂内灯火通明,一队歌姬在乐师们用胡琴、胡笳等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赵俊生坐在主位上一边静静的欣赏,一边喝着酒,毛修之和陪坐的官员们看着歌姬们的舞姿不时大声叫好。

    毛修之喝了不少,在场陪酒的官员人人都向他敬酒,他一一来者不拒,他虽然喝得多,心里却清醒得很。

    陪坐的官员们早就得到了暗示,一个个找各种借口先后离去,大堂内很快就只剩下赵俊生、东方辰、裴进、曹蛟和毛修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