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严,师之惰-第2/4页

加入书签
    刚刚还面带戏谑的皇帝立刻改换正容。而楚宽亦是知道张琛去向内情的人之一,闻言心里咯噔一下,心中大为庆幸刚刚听说朱莹和张寿到来的消息紧赶着出来时,把那些伺候的宫人全都屏退了。

    这些天来,沧州那边消息不断,一面是大皇子频频报喜,今天说自己成果如何,明天说纺工们欢欣鼓舞齐谢天恩,而另一面,地方官则是各说各的。有称赞大皇子爱民如子的,也有指责大皇子扰民的,也有人暗中密报大皇子和地方豪族沆瀣一气……

    所以,对于消息并不多的邢台,楚宽不禁很好奇那边到底是个情况。毕竟,司礼监没那么多人手,顶了天也就只能盯住京城。

    然而,当张寿把张琛那番替张武和张陆求救的话一说,楚宽不禁心中大凛。他偷眼打量皇帝,就只见这位至尊一时面沉如水,显然对那些大户豪族之类的家伙已然动了怒。

    皇帝动怒归动怒,心里却知道,堂堂天子亲自收拾那些奸商,那却绝不可能。

    太祖重商,甚至任用商人子弟出仕,因此本朝从开国开始,就有士农工商,一概平等的宗旨,可这些年下来,随着商人有钱有势,很多事情越做越过头,如今这也只是其中一件而已。更何况,沧州也好,邢台也罢,比起江南,所谓地方大族,顶了天也就是乡霸而已。

    但是,相比张寿说的这件事,邢台的地方官却始终没有半点声音,这却比沧州那边消息不断更加可虑。顺德知府和邢台县令到底是和豪族沆瀣一气,于是知情不报;还是被人遮掩耳目,于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或者有消息送来,消息却在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皇帝越想越觉得烦心,却没想到张寿突然词锋一转:“明修栈道的张武和张陆进展并不顺利,但暗渡陈仓的张琛,却做了一件更加胆大包天的事。”

    尽管之前并没有把张琛招来当女婿又或者侄女婿,但皇帝对性子粗疏,为人仗义的张琛,倒是颇有几分好感,之前张琛用“坠马”作为借口也跑去邢台了,他还有些期待人到底能做出什么成绩来。此时,他不禁兴致勃勃地问道:“哦,那小子都做了什么?”

    楚宽同样也很好奇,然而,当张寿苦笑说出了张琛胆大包天冒充二皇子心腹,而且竟然还真的拿到了刻有延庆二字的身份铜牌,他不禁心惊肉跳。

    张寿的学生们怎么一个比一个贼大胆?陆三郎坑了大皇子一万贯,张琛就敢直接钻到二皇子门下去了!

    就在他暗自替张寿捏着一把汗的时候,果然,皇帝竟是重重拍了扶手:“好一个狂妄大胆的小子!他这是以为朕之前责罚过二郎,所以就不把二郎这个皇子放在眼里?”

    张寿预料到皇帝会是这样的反应——二皇子再烂,那也是皇帝自己的儿子,不是捡来的,总不能任由外人随便戏弄折腾。之前大皇子的事还能说是意外,毕竟,二皇子招惹在先,大皇子骗出陆三郎威逼利诱在后,所以他们师生的责任要轻很多。这次却不一样。

    张琛那家伙是主动去坑二皇子,说严重一点,这种主观恶性就截然不同了!

    他在心里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即便长揖行礼道:“皇上,张琛是臣的学生,他为人仗义,但冲动莽撞,很多事情他觉得对就会去做,却不会考虑到背后的影响。臣知道他这番举动是大错特错,但恳请皇上看在他年少无知的份上,宽宥他这次罪过。”

    “教不严,师之惰,归根结底是臣没有教导他凡事三思,以至于他做事不加考虑,剑走偏锋,铸成大错。所以,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

    见张寿一躬到地,再也看不清他脸上到底是什么表情,而皇帝则是脸色阴沉地坐在那不言语,楚宽不禁大为心焦。然而,纵使他是司礼监掌印,一心想着请张寿去古今通集库看看那些积存多年的各种太祖手稿,可在这种事情上,他却也不敢轻易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