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美人迟暮(三十一)

加入书签


    华清宫,九龙殿。

    新春佳节的气氛,并没有带来暖意。

    邺国公张昌宗,夜间行路,酒后失足,溺死在温泉汤池中。

    消息才传出不久,武后的桌案上,就堆满了奏疏。

    里头没有一封是为张昌宗寻求道义,查清事实的,全都是落井下石的。

    张昌宗仅剩下的党羽宰相杨再思、殿中监李峤两人,成了众矢之的。

    蹦跳出来的,五花八门,不乏曾蒙受二张兄弟提携恩惠的。

    其中,春官尚书宋之问,跳得最高。

    作为资深同党,可谓对两人知根知底,列举了杨再思的八大污和李峤的十大罪,骈四俪六,笔笔如刀,深可见骨,将政治权势场上的冷酷无情,演绎到了极致。

    武后才装扮好,瞧着桌案上的奏疏,还没有翻开看内容,已经觉得头昏脑涨。

    “今年正旦,朕没有下制封笔?”

    上官婉儿在侧后跪坐,向前躬了躬身,没有回应。

    这个问题,武后自己是知道答案的,不需要旁人告诉她。

    “罢了罢了,你先将这里头,与昌宗之死无关的,拿了出来给朕”武后乱糟糟地拍拍桌案,站起身拂袖走开。

    朝臣的习性,她最是清楚不过,无事便平地生非,勾心斗角,有事便一拥而上,煽风点火,真正用来理政办公务的时辰,怕是十中无一。

    上官婉儿缓步上前,将最上头的奏疏拿了起来,捧给武后。

    武后愕然无语,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连连摇头,拈起奏疏摆了摆,“总算还有一个,也算是不易了”

    这份奏疏,是夏官侍郎王之贲上奏的,主题很简单,笼统起来,就一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领军卫有功的下层军官和普通士卒,拔擢之后,散入各军卫,以壮全军士气,万骑和右玉钤卫敢死团盘踞北庭过久,招降纳叛,膨胀过甚,该当拆分抽调,安东军和安西军都是师老兵疲,兵员缺额严重,理应予以补充。

    王之贲建议,将这三件事予以统筹考虑,进行大范围的兵员调动,配合南北衙各军卫兴起的整训之风,强弱搭配,发挥沙场老卒的功用,提升大周军力。

    武后先是飞快扫了一眼,然后又细细看了一遍。

    “啪嗒,啪嗒”

    合上奏疏,双手背在身后,在殿中漫步,奏疏在她手中起伏,随着脚步,在她的挺翘隆臀上有节奏的拍打着。

    武后再次翻开了奏疏,一字一句看了一遍,微微蹙了蹙眉头,“婉儿,你以为,王之贲所议如何?”

    “陛下,臣妾反复通览奏议,没有察觉不妥当之处,然而,此议出自王侍郎之手,便是最大的不妥当”上官婉儿坚守着自己在武后心目中的角色,与权策对抗到底,在事务上找不出王之贲的瑕疵缺陷,便从政治角度为难。

    谁让他是上一任的尚书省左司郎中,又是权策义子的胞兄呢?

    武后抬起眼皮,扫了上官婉儿一眼,“婉儿,你位居冲要,等同内相,与朝臣有所争拗,分属正常,但大局面前,仍要有些胸襟,凡事以大政利弊为先,不可过分拘泥”

    “是,陛下”上官婉儿屈膝领命,但却并没有放弃使绊子,“臣妾以为,王之贲此议,大开大阖,颇有权相爷味道,然,权相爷却不亲自出面奏陈,实在难以令人安心”

    “味道?”武后的**之弦,总是最敏感的,眼中立时便漾起了波光,回味了好一会儿,才拢了拢胸前的衣襟,“王之贲此议,不管居心如何,总是有利军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