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一百三十九节 邓州-第2/3页

加入书签
    “王殿帅,按你说来,汴梁肯定可以守住。”

    “正是如此,汴梁不仅自己有守军,在河北,还有我军袭扰金贼后方,断金贼的粮草,南面的官军还会来支援。”

    “南面的援军,可现在连粮草都送不上来。”

    王禀道:“如何赈济流民,是否要巡幸,自有都堂作主,王禀不敢置喙。”

    “王殿帅,你的意思是说,以汴梁禁军的战力,可以守住都城,但若是缺乏粮草,却不是你当管?”签枢密院事许翰问道。他问话非常直接。

    王禀心中不悦,但还是恭敬的回答:“粮草之事,全凭都堂调度。”

    李纲道:“金贼占了邓州,西南一路已绝,唯有期盼东南纲运,不知东南可否保证发运,只要东南能保证,吾等在京畿筹措一番,当可勉强支撑到秋收。”

    张诚伯回答:“此事吾已发文问过京东西路安抚使张有极,他说只要纲运到了淮河以北,他便可保证运到京师,至于淮河以南,他却不敢保证。而扬州知府兼淮南东路转运使汪伯彦,却迟迟不给回音。”

    “那只有等汪伯彦回话了才能决定。眼下只得做两手准备。”张叔夜道,“若是要走,那汴梁谁留守,官家走,宫室是不是要跟着走,百官是不是也要走。”

    “巡幸,与迁都一般。吾等当劝服官家,尽量不要巡幸,但同时也做出发的准备。”

    “不若这样,吾等各自有事,还要劝服官家。王殿帅若是有空,不若做一个出行的方略出来,到时候万一真的要走,也有个准备。”何栗将一个超越时代的任务——把包括皇帝,百官和数百万居民和流民的迁徙方案——交给了王禀。

    王禀正要推辞,孙傅道:“殿帅若是有什么需索,尽管说来。”

    见两位宰执都这么说,王禀还找了个理由推辞:“禀麾下的文士,写一些表章尚可,要做方略,万万不够格。”

    李纲看了一眼张叔夜:“枢密的两位公子,汴梁守城时就应该封赏,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职位以酬功,不若到殿前司担任机宜文字兼钱粮管勾,为王殿帅效劳之后,就加二位公子崇政殿说书,转为天子近臣。”

    崇政殿说书,天子近臣,从七品,掌为皇帝讲说书史,解释经义,并备顾问。以赵谌目前还未加冠的状况,现在的崇政殿说书就是按照宰辅的路子上培养。

    张叔夜谦虚了几句,假意推辞了几句,在李纲和孙傅的劝说下,勉强的接受了对他两个孩子的提拔。

    他转过头来,就劝慰王禀,请他对张伯奋和张仲熊多加提点,若有不对尽管责骂。

    王禀被逼到墙角了,枢密把自己孩子的前程交到自己手上,又是宰相安排的,自己除非决心和李纲张叔夜两人翻脸,不然一定要接下来。他只得谦逊一番,又夸赞了张伯奋张仲熊两兄弟,感谢张叔夜派两个儿子为自己效劳,自己深感荣幸。

    众人正待继续商议,突然内侍黄彦节到得门前:“给诸位相公问安,官家差奴婢来问,巡幸的事情,相公们商议可有结果?”

    “官家很着急么?”李纲呵斥了一句,“你就跟官家说,相公们以为,还是留在汴梁为佳。”

    黄彦节领命去回复了赵谌,赵谌正在练字,他听到李纲的回复,想竭力做出波澜不惊的样子来,仍旧一笔一划的在纸上写字。因为手的抖动,连写了几个字,笔画都是弯弯曲曲的。

    赵谌突然把笔墨摔到一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要巡视自己的土地,却有这么多呱噪,滚,都滚出去。”他把桌子一掀,砚台什么的都掉在地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