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之章 第二十章 南岛熏熏暖风吹(五)-第3/4页

加入书签
    但是毕竟眼下兵力有限,精力更是有限,西班牙人如果算上土著的胁从在当地恐怕有上万的兵力,其中西班牙正规军应该在六百人以上,无论各方面看其战力都比阿拉木丁那万把人强得多,而且马尼拉城也坚固得很,又有土著支持,若是贸然进攻则西人依托坚城据守,拖延时日就对元老院极为不利了。

    更何况枢密院还一直打着美洲来的白银盖伦的主意,先把马尼拉打了,以后可就没人千里迢迢从墨西哥把一船船的本洋运到东方来送礼了。

    而走西路的话,只要打着去大明朝贡的旗号,则无论是在暹罗还是安南都不会有太多的危险,以有限的武力投送则足以自持,而最终的目的地则是广州这个‘南天一城’。其间经过的海南岛也会是未来重要的军事跳板,都是极有战略价值的所在。而且广州附近的香山澳也是一处不错的深水港口,现今应该还是一片荒岛,紧邻的澳门虽然为葡萄牙所占,但比起西班牙在东亚的激进来看则要好打交道得多。

    只要渤泥王室的旗号还在,隔着万里海路相信明庭也不足以对南洋形势有太过准确的判断,加上准备工作做足,在广州待上一年半载都不成问题,如果运气够好,说不定还能上京朝觐,那大明内陆乃至中枢的情况也能有所了解。而大明的官府对待朝贡的使团虽然跟看个要饭的也差不太多,但好歹也比对待传教士的态度要好上许多,何况这次带去的‘贡物’当能在大陆上引起不小的骚动。

    好在各项工作也非是临时起意,该做的事情早都在做了。这样的差事本来史学功底扎实的梅凯西也很合适,但是老梅地位不同不能轻动。傅小飞一直有心于大陆,虽然现在还不是自家的地盘,但是上去看一看走一走还是颇有些吸引力的,毕竟是东亚最为富庶的膏腴之地。

    当然,要远行大明,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要有合用的船只,停泊在纳闽的任何一艘现代船只都能胜任,但这样的船只不说广州,只是在暹罗到安南的海路上来回一趟也是大大的新闻,难免引起南洋诸国的恐慌给婆罗洲过早带来不太愿意看到的局面。

    毕竟就算在思礼本地,除了停泊在思礼港中的四艘渔轮改造的军舰外其余也都尽数回到了纳闽,而除了伏波军中的精锐,一般的归化民也很难接近海上的禁地,这也是元老院的有意为之。

    但是,如果使用土著的船只或一般的广船、福船又实在是没有太多的保障。

    …………

    ‘左舷一号,放……’

    ‘左舷二号,放……’

    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思礼港中最靠里一处的干船坞中,直到号子声喊到了第十下,用以固定住船身的缆绳才全部被解开。

    四周施工用的脚手架已经拆除,船坞闸口涌入的海水与岸上庆祝的人群相互辉映,直到两艘被渐次抬高的船体平稳抵达了设计的水线,喧天的音乐也随之响了起来。

    不过是两百余吨的排水量,即便在此时的南中国海,也只能算作中型船只。而且以之前工部的各种试作,也不算是最大的两艘,至少比起专门设计用来运奴的船只来就要小上一倍左右,但是一正一副却是此次北上的交通依赖。

    因为不用装载多少货物的缘故,中西合璧式样的帆船将设计要点都放在了安全性上。如何保障在风浪中顺利航行以及面对海盗和敌对军舰时能够顺利摆脱的自持力才是元老们更为关注的焦点,船体的外观虽然介于福船与西式船只之间,但整体的流线更为细长。中式的硬帆虽然对比西式软帆有航速上的劣势,但胜在造价低廉与工艺简单依然成为了这次项目的首选。

    钢铁建造的龙骨虽然耗费了纳闽岛上的储备,不过既然是为了元老的安全高层也就没有那么小气了,而且仅仅是这样两条定位伪装侦查的小型舰艇所费也不算多,而且以后也还能有不少其他的用处。无论是为了加强船体结构而在船身中部采用的双层肋材还是加固桅杆的结实檀木都不是未来外销型船只的标配,而因为没有设计火炮炮门的缘故,采用水密隔舱取代全通的下甲板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