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左右夹击

加入书签


    在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里,支撑大规模地面进攻的其实是海运。

    关键就是,连接帝国与巴铁的公路与铁路,不但运输能力很有限,还要承担西北战场的保障重任,无法为西南战场提供支持。再说了,巴铁境内的交通很难保证畅通无阻,向南方运送物资并非容易之事。

    为此,他在10月17日,返回前线的第二天就带着几名参谋去了斯兰,找到了在此为进攻行动做准备的刘尊山。

    现在,他已经是陆战队上校,也是少数几个由丁镇南亲自点名留下的高级军官之一。

    在8月底,他就来到科伦城,而丁镇南给他的任务,就是掌握第一手情况,特别是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并且设法将这些装备送往几个主要港口,确保在开战之后,能立即用来武装轻装简行的陆战队。

    说得直接一点,丁镇南打算利用这些“窖藏”的重型武器来组建几支主力部队。

    至于人员,骨干为开战后紧急征召的退役官兵,其他来自预备役部队,个人素质不亚于正规部队。

    主力,就是陆战队。

    必须得说,在用兵方面,丁镇南没有门户之见。

    安排陆战队的预备役部队去斯兰,而不是陆军的预备役部队,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为了保密,即南方次大陆一直都是帝国陆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因此在开战之后,帝国陆军的动向肯定备受关注,就算预备役部队,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敌人的警惕。相对的,陆战队就没有这么招摇了。哪怕南方战区以海军为主,陆战队主要配合海军作战,也主要面向以岛屿为主的东南地区与西南东望洋。在南方次大陆方这边,受装备体系影响,陆战队的作战效率肯定比不上陆军。

    二是便于协同作战,降低指挥协调方面的麻烦。虽然帝国一直在推进军事改革,并且建立了联合指挥体系,但是军兵种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很多改革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协同作战依然是一大难题。比如在波沙湾战争中,就多次出现因为敌我标识不同,导致误伤友军的恶**件。至于跨军种协同作战,在很多时候需要上升到战区司令部一级,才能够确保作战命令得到执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

    不管攻打哪里,只要从斯兰出发,就是以两栖登陆为主,主要在沿海平原地区作战,自然得以陆战队为主。

    别看陆军组建了几支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轻装步兵部队,可是要进行两栖作战,依然得靠陆战队,或者说需要海军提供登陆舰队。很明显,海军没有任何理由丢下陆战队,去跟陆军的轻装步兵部队协同作战。

    在实战中,陆军的两栖部队,也主要在登陆之后负责向内陆推进,以减轻陆战队的作战负担。

    不过,丁镇南也没有把事情做绝。

    道理也很简单,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实在太多了。

    就拿主战坦克来说,足足有3500辆!

    虽然只有200多辆是ZT-99A,另外的全都是ZT-80,而且大约三分之一是初期型号,没有达到ZT-80DG的水准,比如没有配备125毫米坦克炮,但是这么多主战坦克,陆战队根本就用不完。

    在理论上,3500辆主战坦克能够武装10个机步师,或者8个装甲师。

    按照丁镇南的计划,也就组建3个陆战师。

    不是没有那么多预备队,之前就提到,帝国陆战队总共有5个预备师,而且都在开战之后进行了动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