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沉冤得雪

加入书签


    魏国公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得知此事后,特地问过叶将军的几个旧部,他们的证词与人犯的供词并无不符的地方,可见事实的确如此。”

    “什么事实?”天宏帝追问。

    魏国公侧目,对那夏国人肃然道:“还不速将实情禀明圣上!”

    夏国人这才缓缓开口:“二十多年前,宁国将军叶淮带兵连吞我大夏数座城池,宁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让大夏的君臣为之惶恐。”其接着说,“我师傅是陛下的国师,奉命替陛下排忧解难,师傅说大夏的军队挡不住的并非宁军,而是那个叶姓将军,师傅说唯有除去此人,大夏才不会亡国……”

    天宏帝沉了脸色,冷言:“说下去。”

    “叶姓将军出兵常常出人意料,师傅猜测他之后要攻取的并非安城而是不起眼的晋城,于是让人写了封信送去宁军军营,但信没有交到叶姓将军手里,而说交由内应藏在了军营里。”

    梅萧仁之前听说过,证实叶将军通敌的证据有几样,其中一样就是从他的营帐里搜出来的通敌信,应当就是夏国人说的这封。

    江叡又问:“信上写了什么?”

    “写的是以大夏愿将晋城拱手相让,换宁军放过安城。”夏国人又言,“其实宁军要攻打的本就是晋城,师傅让守军撤出晋城,如信上说的一样,使宁军最终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晋城。”

    魏国公接话:“陛下,因为叶将军那一仗胜得太过容易,便有眼红的大臣向先帝进言,说叶将军在背地里与夏国人有勾结,先帝派人去军营查证,结果从叶将军的大帐里搜出了夏国奸细藏的信……”

    “此话当真?”

    夏国人低着头说:“我就是那个送信的人,此事只有我与师傅知晓,师傅去世前说,他这辈子最敬重的就是他亲手除去的宁国将军,那是个真英雄,只可惜他们这辈子是敌人。”

    有大臣义愤填膺,指着夏国人骂道:“真是卑鄙!”

    还有大臣喟叹:“可怜叶将军,一生为大宁开疆拓土、戎马倥偬,到头来竟遭夏国人如此诬陷,死于非命!”

    另一个大臣站出来言:“陛下,臣听闻先帝皇陵这几日突发异相,想必是先帝在天有灵正为此事愤怒,臣恳请陛下昭告天下,澄清冤案,复叶将军之爵位,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亦可让叶将军安息。”

    江叡又向天宏帝道:“父皇,叶将军通敌一案乃是夏国人使的奸计,朝廷因人赃并获的假象而误判,如今理因还叶将军一个公道,以平息民怨。”

    有大臣拱手言:“陛下,叶将军已经枉死,再怎么还他公道也尝不清叶将军所受的冤屈。”

    天宏帝点了头,“叶淮不在了,现在还他清白是有些晚,但该还还得还,那就拟旨,除了澄清此案外,另复叶淮镇国将军之位,再追封一等忠勇公,还有,在将军府外为他另建祠堂,供百姓祭奠。”

    魏国公特地朝对面看了一眼,客气地问:“不知丞相大人有何见解?”

    天宏帝也问道:“顾卿,依你看,朕的处置如何,有无不妥,有无欠缺?”

    “既是冤案,臣赞同陛下为叶淮昭雪,追封是应当的,即便推恩后世也不为过。”顾楚钰谁也没看,说得寡淡。

    “后世?叶淮还有后人?”

    有大臣言道:“陛下,臣记得叶将军被判处流放的时候,叶夫人已经身怀六甲,可是母子二人后来不知所踪,若他们还在人世,那叶将军的孩儿今年也该二十有四了。”大臣又感叹,“但愿待陛下昭告天下之后,叶夫人能带着叶将军的骨肉回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