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从此两不相欠

加入书签


    上京。

    他们一离开就是大半年,走时春景正好,回来时天气轻寒。

    楚钰本想在路上就行完纳采、问名、纳吉三礼,谁知还有个大难题摆在他们面前。

    她和楚钰人不在云县,礼可从简,但媒人不能将就。

    梅萧仁以为,楚钰贵为丞相,不能在云县随便拉一个婆子替他做媒;而楚钰觉得,娶她亦不能敷衍,去萧家提亲媒人务必不能随意。

    他们从云县商议到上京,也没商议出个结果。

    身份贵重的人多身在朝堂,而顾相暗地里娶妻非同小可,若被朝堂上的人知晓,消息恐会不胫而走;知道她是女子,或者不在庙堂者,又没有像样的身份……

    梅萧仁回到上京,心里还揣着别的事,譬如她要去拜访几个人,第一个是她牵挂已久、却始终不得音信的主教大人。

    周主教因文家的倒台而入狱,但他和文家人的下场截然不同。文家人被楚钰视为异己关在牢里,注定没有活路,而周主教不仅健在,还过得十分安好。

    楚钰说他之所以不为难周洵,是因为周洵人虽迂腐、冥顽不灵,但其为官身正,是个好官。

    梅萧仁在离京城最远的一个京畿辖县见到了周主教,此时周主教在县学堂里当师傅,干回了老本行。

    周主教身上的三品官职还在,每个月尚能领些俸禄,但是他不能回京,也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的下落,否则会暴露丞相大人“仁慈”的一面。

    梅萧仁站在书房外,看见学生们读起书来一丝不苟的样子,她想起了自己在书院读书的时候,那时周主教待学生们也是这般严厉。

    她在外面等了一阵,等到学生们下学,而周主教还坐在里面,手里拿着一本书翻看。

    等学生们走完,她才进去,默然站在主教大人身边,低眼看向他手里的书。

    梅萧仁从书上随意挑了一句,启唇问道:“敢问夫子,何谓‘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周主教翻书的手顿了顿,抬起头朝她看来,眼中闪过惊色。

    梅萧仁后退一步,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学生见过周夫子。”

    周主教盯着她看了半晌才开口问道:“梅萧仁,你怎会在此?”

    “学生来书院前已有官职,从书院离开后回到宣州任通判,去年升入京中,不知夫子在此,今日才来拜见,望夫子恕罪。”她如实答复,拱手作揖。

    周主教欣慰地点了点头,徐徐言:“可见为师没有看错人,你果真是个可造之材,快坐下说。”

    梅萧仁颔首,坐到书案旁,又言:“裕王殿下也在担心夫子,他还不知夫子的下落。”

    “别告诉他。”周主教叹了口气,“如今为师最觉愧对的就是殿下,没能辅佐殿下到他接下江山重任之时。”

    “夫子放心,殿下一切安好。”

    “那就好。”周主教看着她,笑了笑道:“你能步步高升是好事,为师替你高兴,但你可有记着为师的话?”

    梅萧仁陷入沉默。她不知该怎么答,周夫子让她远离浊流,她想说相府并非浊流,无奈拿不出什么确切的证据,加之楚钰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究竟是善是恶,她也就没有多言。

    “你方才问的那句话,就是为师的意思,见到善人,要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不是善茬的人;便要如探汤一样,避而远之。”

    梅萧仁点头称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