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秀篇

加入书签


    刘秀。

    现代人眼中的欧皇,大魔导师。

    就跟他的名字一样,秀翻了王莽,秀翻了所有人,秀翻了整个历史。

    刘秀的一生比较传奇,单单是一个昆阳之战,就足以令他载入史册,越研究这段历史,就越发现。

    赢的好巧。

    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运气都在刘秀这一方,以两万人对抗数四十多万大军,竟然还打赢了。

    赢的还很漂亮,那你怎么说?

    王莽,你真是穿越者的耻辱!

    刘秀,你是真的秀。

    刘秀还在乡下种田时,民间便流传了一本名为赤伏符的预言书,记载的大致意思就是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

    有意思的来了,一个名叫刘歆的学者不知道从那个地方听到了这个消息,然后改名为刘秀。

    刘歆此人在天文学,史学上有着极深的造诣,曾编著《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刘歆与王莽的关系极好,在王莽成为了摄皇帝之后,刘歆曾密谋除掉王莽,事泄露后,自杀身亡。

    第一个为刘秀挡刀的死了,王莽便自认为高枕无忧了。

    扪心自问,当你身边的好友成为了刘秀之后,再加上坊间流传着,秀承大统的流言,你心里没一点想法?

    赤伏符来历比较神秘,无人知晓它究竟为何出现,虽是流言,确让天下之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叫刘秀的救世主。

    王莽曾创建太学,国内最高学府,刘秀来到长安之后,入学太学,学没上完,就起兵造反了。

    吃着你的,喝着你的,最后还要造你的反,气不气?

    第二个为刘秀挡刀的人是他大哥刘縯。

    刘縯,王莽称帝后,刘縯起兵造反,由于人手不足,刘縯决定加入绿林军。

    在与莽军的作战中,每战比身先士卒,加之汉室宗亲的身份,地位迅速升高。

    加入绿林军之后,刘縯屡出奇谋,夺取南阳,对莽军作战无一不胜。

    王莽闻之,悬赏食邑5万,黄金10万,并赐上公爵位,对他颇有忌惮。

    起义军连战连捷,高层决定立一领袖为帝,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刘縯,但刘縯刚硬,多有霸道,实为不好控制。

    正值天下大乱,起义军高层也有帝位之心,刘縯心有不甘,决心暂缓称帝,但王常,张昂,王凤等人害怕刘縯势大,强行立刘玄为帝,史称更始帝。

    随着刘縯的声望不断提高,在昆阳之战后,威势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使刘玄和绿林军高层深感威胁,决心除掉刘縯。

    刘秀曾劝阻刘縯赴会,刘縯不听,随即,更始帝刘玄假借诛杀刘稷之口,一同杀死刘演,刘稷两人。

    刘縯死后,刘秀才踏入历史舞台。

    如果刘縯不死,以昆阳之战后,王莽仅存的兵力来说,登基帝位,已是板上钉钉。

    刘秀要想当皇帝,除非他哥暴毙,不然只能来一出玄武门之变了。

    说完了这些在说说改变新朝国运的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且过程令人匪夷所思。

    在昆阳之战中,王寻王邑率领的大军拥有优良的武器、充足的物资,占有绝对的优势。

    聚集昆阳城下的兵力有十多万,曰:莽兵到城下者且十萬。

    王邑否定了严尤的“先攻宛城,再围昆阳”的正确策略,王寻自大,并未听进,从而转攻昆阳。

    曰道: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蹀血而进。

    更始军的主力在宛城,你不去消灭他们的主力,反而去攻打一个小小的昆阳,智商呢?

    王邑曾镇压瞿义、刘崇,也不是不会打仗的小白,战略上的大致方针都不懂吗?

    昆阳城,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一次又一次地打了退敌人的强攻,莽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为之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城中绿林军高层曾向王邑乞降,但莽军不受,志在屠城,曰:求降不听,请出不得

    此时昆阳城内人心惶惶,面对投降派,刘秀游说汉军,他的谋略和胆识稳定了军心,趁着月黑风高。刘秀亲自带领13骑,搬兵求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