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嫌麻烦各打五十大板,笑面人古风遗存

加入书签


    成绩一出来,上面的大人物沉得住气,下面的当事人可藏不住火气。当天夜里那些仕子们涌进长洛的各大青楼,大肆花钱庆祝,他们也不用出什么钱,那些商人们为了笼络这些未来的官员们进行了赞助,青楼的老鸨们都不好意思宰他们,歌姬娼妓附庸风雅,也是赏脸,谈钱可太俗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名落孙山的人里有大批的贵胄子弟,这时候他们满肚子的火没地撒。他们开心的时候去青楼,不开心的时候也去青楼,这一来二去的可就遇着了。在风口浪尖的是承西郡王李子原的儿子李信,他当天夜里和那些仕子们抢姑娘,他们要什么李信拿双倍的银子包什么。仕子们风头正盛,都是小年轻,谁放得下面子。况且还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英雄不问出处,莫欺少年穷等等一系列文章作为理论指导,当下秉着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教义上去理论。时值朝廷新政,新旧两派交锋激烈,学子们在文章聚会时常有讨论,这时候意气风发,大肆吐槽老旧势力,想着法不责众,朝廷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李信他们哪里管那么多,上去就是干架,耐不住他们人多,鼻青脸肿的被撵出去。

    仕子们事后也怕,但是自认为承担着黎民的希望,圣贤的教导和朝中新政官员的期盼,没几个人肯退下,当即花天酒地。

    没过一个时辰,李信带着两三百个士兵,有骠骑大将军的家兵,程中途也在;有城外秦柏大军的士卒;有长洛尹的府兵;有御林军。好家伙,背后的人够多的。没一炷香的时间,那座青楼的仕子们一个不落的全部抓起来,姑娘们哭天喊地,李信看了看青楼,正气凛然的说:“如此藏污纳垢之地,乃我大唐青年之墓地也。汝等为天下学子楷模,焉能行此肮脏之事?愧对乡民乎?愧对圣贤乎?愧对父母乎?愧对君王乎?”

    说的痛心疾首,当下烧了青楼,对仕子们拳打脚踢,但是不打脸,全部关进长洛的一座长洛尹的监狱里。那牢房还专门处理过,一堆的排泄物,臭不可闻。

    这座青楼里,当时有七十八名将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仕子,还有不少未尽前三百名的仕子。

    事情闹得很大,长洛尹得知后立马打断了参与其中的自己儿子的两条腿,第二天朝会的时候下面的人还在打扫安排仕子们的屋子。哪里敢让他们住在牢房,全部请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打扫完了就入住。

    李信在天明城门刚开的时候,带着随从逃回家里去了。

    长洛尹安全第一个汇报了这件事情,太极宫里的众官员顿时寂静,皇帝陛下听了微微皱眉,笑道:“呵呵,现在的年轻人,像什么样子?”

    众官员揣摩不透陛下心思也不敢说话,李卷月又说:“你要没事现在回衙门里,把那些你请到院子里的仕子们关回去,别给饭吃,等朕的吩咐吧。”

    长洛尹退下,皇帝又说:“两位主考官,都来说说吧。”

    催昆和玄明同时出列,催昆道:“回陛下,仕子们去青楼,实在有失风雅,打架斗殴更是令人失望且生气。依我看,取消这些人的科举资格,并且还要取消之前的考试成绩,责令回乡最好。”

    皇帝看了看玄明说:“你也是主考官,你是什么看法?”

    玄明道:“回陛下,臣以为当令长洛尹立即调查此事,依律严办。”

    “依律?”皇帝陛下想了想,问:“中书、尚书两省的长官,门下省的左右仆射,御史台的中丞,你们说说,依律,当怎么办?”

    五人思来想去,章司禹道:“启禀陛下,要是依据大唐律,按照打架斗殴算,劳役十五天。可是此事件之恶劣,怎么能这么算?臣等拟定法律不力,罪该万死。”说着跪下去,连带着还有大半的三省及御史台官员。

    皇帝道:“这些年朝廷新立,很多法律都不健全,大唐以仁义德行治天下,诸公勿负朕望。过几天拟个折子上来,组织唐律司,中书尚书两省一起办吧。”

    “是。”

    “至于说那些仕子们打架的事情,玄明你和长洛尹一起办案吧。”

    玄明听令:“是,臣遵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