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钱荒(下)-第2/3页

加入书签
    而吸血又要靠士人阶层,也就是文人官僚机构,皇帝是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面面俱到的,只有依靠某一势力,而宋历代皇帝都是认为用士人阶层协助自己治理天下是最安全的,因为士人是以文人为主,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只有文人才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而武将阶层是不能依靠的,不但不能依靠,还要不断削弱他们的力量,就这造成了重文轻武是愈演愈烈。

    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长治久安。

    铜禁、榷卖制等等就是为了朝廷获取最大的利益,而铜禁又造成了私铸,私铸又造成了钱荒,钱荒又造成了大量铸钱,劣币造成了通货膨胀,良币又造成了钱荒,这又回到了原点。

    这是个无解的死局。

    除非解除铜禁,除非大批裁撤朝廷臃肿的官吏、军队,施行大刀阔斧的变革。

    但宋的历朝历代想触碰这条红线的无不碰的头破血流,身败名裂,均是以失败而告终,包括宋神宗。

    “好,东床果然慧眼识世。”薛东楼欣喜的从怀中拿出一张银票与一枚银元说道:“东床此举甚为妥当,实乃革故鼎新的创举,老夫明白你的用意,是想以银票或银元取代铜钱,这确实是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钱荒之难,不过老夫还是想问,铸造银元需花费大量的银矿石,据老夫所知,广南路、福建路可没有那么多的银矿供你开采,银票也是,发行银票一定要小心在意,需步步为营,不可冒进,这弄不好就会造成物价飞涨,百业俱废,民不聊生,到那时,此银票就与一张废纸无异。”

    薛东楼说的很对,银票其实也是种变相的纸币,若不顾一切大量发行,那就与豪夺无异了,将会造成民怨沸腾,黑旗军也将会功败垂成。

    赵忠信闻言暗暗惭愧不已,当初赵忠信发行银元与银票根本未考虑到钱荒的问题,而是当初赵忠信认为携带铜钱太多麻烦,极不方便,此乃便民之举,而发行银元赵忠信是考虑使用黑旗军专门的货币,而与朝廷相区别,赵忠信万万没料到,居然歪打正着了。

    真是天助我也!赵忠信心中暗暗侥幸不已。

    “太爷爷您放心,此事忠信自有分寸。”赵忠信说道:“银票目前是按照有多少府库就发行多少银票,不过今后可以稍稍多发行些,只要循序渐进即可,绝不会拔苗助长,至于银矿,忠信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银矿开采,忠信自有办法。”

    银票发行是需要贮备金的,赵忠信没有巨量的贮备金是不会大量发行的,这点赵忠信心中跟明镜似的。

    薛柔闻言又向赵忠信抛了个“媚眼”,你能有什么办法?难道银子会从天上掉下来吗?掉下来你也不一定能接住,下面接的人多着呢,薛柔心中暗道,奸猾之人,轻薄无行之人,狂妄之人,薛柔心中又给赵忠信打上了三个标签。

    薛东楼满意的点点头,随后有些笑问道:“东床,你觉得我家柔儿如何?”

    薛东楼笑的有些狡黠。

    怎么忽然问起了这个?赵忠信心中暗自诧异不已,好不好就那么回事了,反正将会是自己娘子了。

    “太爷爷,柔儿天生丽质,秀雅绝俗,实乃绝佳良配也。忠信能娶此女,实在是惶恐之至矣,委屈柔儿了。”赵忠信大夸特夸,反正怕马屁不要钱,不过薛柔从容貌、气质上来讲确实是女子之中的上上之等。

    “哈哈”薛东楼开心的笑道:“我们的柔儿不但容貌是天下一等一的,而且才学也甚佳啊,特别她自幼跟随她爹爹经商,对经商很有办法呢。”

    “太爷爷。。。”柔儿娇羞的说道。

    算你有眼光,薛柔心中暗道,看在赵忠信夸自己的份上,赵忠信的三大标签稍许减弱了些。

    。。。。。

    “明清,去将舟儿唤来。”赵忠信告辞后,薛东楼吩咐薛明清道。

    “祖父,唤孙儿何事?”薛舟来了后问道。

    “尽快安排日子,将柔儿早些嫁出去罢。”薛东楼说道。

    “啊?祖父,柔儿她。。。她才十五岁,她还小,此事不必如此性急罢?”薛舟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