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降大任 第十四章 归宋-第2/3页

加入书签
    “申叔,我破虏军充其量也就是聚集山林的乌合之众而已,聚集此地乃是苟延残喘,而非长久之计,无法发展壮大,钱何在?粮何在?兵又何在?仅凭劫掠乃是权宜之计,付出惨重代价而所得甚少,无法满足我破虏军需要,而且无法持续。这次阿速庄之战就看出来了,一个小小的农庄,我破虏军居然付出死伤三千余人的代价,才获得了些许粮草、辎重。军纪涣散不说,战斗力也太。。。这是军队吗?就凭这样的军队能抵挡的住如狼似虎的金军吗?一旦金军腾出手来,我破虏军必将陷入万劫不复。”这倒是实话,这个时候南宋正与金国议和,一旦签到议和条款,两国休兵罢战,那金国就能腾出手来,为了稳固后方,必将全力围剿河北各支义军,而破虏军必将首当其冲,成为金军首要攻击目标,到那个时候

    破虏军处境必将处境愈发艰难,离全军覆灭也不远了。

    “哎。。。”一声长叹从门口传来,苗清慢慢的走了进来。

    “大帅。”两人一起行礼。

    苗清摆摆手道:“忠信此言是否有些危言耸听?我破虏军在河北经营已有数年光景,虽说也有危机之时,但次次均有惊无险,何来万劫不复之说?”

    申世袭摇摇头道:“大帅,此一时彼一时也,这些年我破虏军安然无恙,一是因宋朝廷与金军一直征战,金军无暇顾及我军,二是因宋朝廷对我河北义军的大力扶持,想当年太行山老八字军之所以能屡胜金军,跟宋朝廷的扶持分不开的,大帅当年也是王大帅的手下吧?大帅应该了解啊。”

    赵忠信望了一眼苗清右侧疤痕,恍然大悟,原来是刺的字,后来不知道为甚么给去掉了。接着赵忠信又望了一眼申世袭脸上,他怎么没有?这个年代非常流行刺字,宋军士兵基本都刺的有字,宋朝实行募兵制,募兵入伍,脸上就必须刺字,一为入籍标志,二为防止士兵开小差,赵忠信摇了摇头,这样的军队还有何战斗力?再好的待遇也没用。罪犯、囚徒、奴隶脸上都有刺字,刺字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当年屡屡战胜金军的太行山八字军的将士脸上一些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一些刺有“誓竭心力﹐不负赵王”,这马屁拍的,南宋不扶持都难。雷箬等跟随苗清起兵的老人们脸上都有刺字。月影和素素可能年龄太小,因而脸上并无刺字。

    申世袭看了一眼赵忠信接着道:“可就目前来说,据说宋朝廷正与金国议和,岳大帅被害后宋军已全部南撤,一旦和议达成,金军必然腾出手来,围剿我军,我军前有虎狼,后无援军,处境将愈发艰难,这样的话,我以为忠信所言甚是。”

    赵忠信点点头,申世袭果然读书人出身,见识不凡。

    苗清思绪良久道:“那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申世袭拱拱手道:“大帅,你应该知道王彦大帅是怎么做的罢?”

    苗清点点头道:“八字军抗金失利后,损失惨重,王大帅率万余兵马南下,部下被南宋招安,本人被封为宋军统制,你的意思是。。。”

    申世袭点头道:“正是,我破虏军全军归宋,我等生为大宋的人,死为大宋的鬼,大帅虽非宋人,可已与宋人无异,大帅应率军南下,归于宋廷,并以宋地为依托,继续抗金,那我破虏军将立于不败之地。”

    苗清沉思道:“好是好,可是。。。”苗清没说出来,王彦的八字军结局是部下被分解整编,王彦本人也闲置,授了个闲官,并死于任上。

    申世袭是明白的,微笑的对苗清道:“大帅,为了我破虏军二万将士,为了我破虏军的妇孺老幼,何必在乎我等区区薄名,就算到了最后一步,我等身退,做个闲云野鹤,可也总算是为我破虏军博得一好的归宿罢。”

    苗清转身望向窗外,半响后回头点点头微笑道:“世袭所言甚是,哎,兄弟们跟着我这些年也吃了不少苦,就算是为了他们,我又何必在乎这区区统帅之位,这些年我也累了,也想歇息了。”

    苗清端了杯茶喝了口接着说道:“世袭请坐,本帅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宋廷是否接纳我等?率军南下,具体应该怎么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