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杀还是不杀

加入书签


    当徐峥领着人马原路返回北平县后,相约在此地汇合的掌旗等人却是迟迟不到,直到黄昏时分才姗姗来迟

    问起有何变故~一番解释之后。才得知原来是甄家坞堡派出求援的人,见阳城县尉已经与掌旗还有苏双在一起,以为是众人合谋要为难甄家,故而继续快马南下,一来是赶赴安熹县救安熹县尉出兵相助,二来则是想把消息通报回毋极县的本家,请家主甄逸来拿主意

    “怎么~你是说安熹县尉本人领兵拦住了你们,”一听安熹县的名字,徐峥微微一愣神后,立刻反应过来,十分在意

    “回都护~那安熹县尉与苏双乃是旧识,听说当年黄巾之祸还是靠着两位的资助才聚起义兵,征剿黄巾得功后,受封的县尉一职”

    徐峥顿时明了~这安熹县尉十之**就是那人,错不了

    “士子~可画出此人容貌否?”

    “喏”掌旗骑士不疑有他拱手领命,当即寻来木炭绢布,俯首作画起来,当然了~不是那种写意泼墨的国画风,而是实打实的写实素描风

    就在掌旗低头勾画时,一旁的徐峥也陷入深思之中

    没错两人口中的这安熹县尉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季汉昭烈皇帝~刘备,刘玄德

    首先修正一下,这人这可不是演义影视中被人戏称只会哭的“刘皇叔”,最简单的证据就是按照演义中,给刘备安排的谱系一路算来乃是孝景皇帝的第十八代孙

    而汉献帝有史可查却是孝景皇帝的第十三代孙,真要较真起来可是连“刘皇侄”都不算

    而且贯穿整个演义的移花接木**,更是把“鞭邮督、斩车胄、火烧博望”等一系刘备的事迹都转给了他人,所以才有了后世根深蒂固的“刘皇叔”形象

    纵观两汉能以一介布衣寒门,而坐上开国皇帝者~刘家只有三人~刘邦、刘秀、还有就是刘备,但是其中的刘备又是某种意义上最倒霉的一个

    刘秀的位面之子就不再赘述

    反倒是刘邦、刘备这刘汉的一头一尾,本来的人生际遇乃至行事方式都颇有神似之处,可惜是唯独他们的对手大不一样,但凡楚霸王能有曹老板一半的奸诈,必定能和刘邦斗个旗鼓相当,历史的走向还不好说呢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当刘备为了心中大志一路礼贤下士蓄积力量时,却又不得不为了生存投靠游走在一个又一个诸侯之间虚耗光阴,而且对待吕布、刘璋等同为一方诸侯的失败者时,也不如曹老板来的的豁达

    所以这汉家四百年的兴衰,也只能由刘备来来画上最后一个句号了

    借用田余庆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中,最让季汉玄亮党伤心哭泣的一句话来评价

    “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蹿求存的角色”

    “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

    可见刘备乃至季汉的生存环境是多么的恶劣

    “都护~属下记忆有限~只能有五层相似”掌旗骑士的话将徐峥从回忆中拉了回来,待凝神望去只见画中之人普通至极,除了眉宇间隐隐含有英气外~根本没有什么两耳垂肩,目能自顾其耳的非人长相来

    估计还是和民太祖朱元璋一样,受了华夏传统观点“异人必有异相”的祸害,一个被描述成了山地大猩猩,一个被画作了鞋拔子脸,固执的体现“长的奇怪才能干大事”的这种概念

    反正徐峥是打定主意了~以后自己的画像只能是写实类的素面画,力求满足后世国人的探究心里,一定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太祖形象,要是有谁敢走写意流,哼~~

    “还好~不是孙彦军老师的脸~否则日后见了~还真怕下不了手啊”

    徐峥前世初识三国,靠的就是《三国演义》的影视剧,虽然长大后逐渐敬佩起曹老板的才学能力来,但是初心依旧是个闻操败则喜,闻备败则涕的季汉丞相党

    见到自家都护久违的犯一次‘胡话病’,掌旗骑士身为徐峥多年的近侍,自然不像拓跋微一般,听的一脸茫然。就差开口询问‘孙彦军是何人?姐夫还有其他的老师?’了

    “都护~此人可有什么过人之处?值得都护挂念~居然还有对其动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