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 有谷没米煮

加入书签


    坞卫村,老胡哥家。

    老胡哥是本次旅游节,为数不多,没被安排游客来住的十几户家庭。

    没被安排游客住的家庭,其家庭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像老胡哥一家子,还住老旧的瓦房,这是不敢想象的。

    按照老胡哥的家境,他可以向农场基金申请建房贷款,他妻子也可以申请医疗基金医院治病,然而他们没有申请,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申请过任何的基金。

    今年年底,老胡哥打算建新房。依照目前的情形而言,肯定攒够钱建两层房子了。

    “我想,等明年钱赚更多了,建更好的房子。”老胡哥的妻子他想的更远,“房子更好,游客过来住的更多。建和其他人家一样的房子,游客会腻的。”

    老胡哥的父母,也同意儿媳的说法。老胡哥想了想,然后点头赞同妻子的观点,说:“那房子的事,咱先放一放。游客今早过来了,吃的喝的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吗?”

    “早餐和茶水,已经准备好了,在村里的老晒谷场。”

    他们家,稻田才两亩多,不用担心收割。

    不是所有游客,都安排在唐家村。唐果会根据各村的情况,给游客安排下去。每条村都负责接待一部分游客,包括游客的吃喝住玩,车子的停放。而那些没有预定这几天旅游的游客,车子是不能开进他们农场的。

    现在的做法,很像农村办酒席,把桌椅集到一处,在不远处,搭一个简易的露天厨房。各村的主厨,是袁老头的厨师,平均每村派一到两个,然后在让各村,做菜较拿手的人,打下手。

    这样一来,各村的菜系,不会相差太大。当然,最好的,还是唐家村。这是不容置喙的事实。好的厨师,让唐果给留了下来。

    梁屋村,梁守财家。

    梁七公和闵红姐梁守财家,找梁守财夫妇商量,看能不能三家合起来一起割稻谷。这一季的早稻,担心收割机把稻田的好东西给碾碎,不得不使用人工收割。

    割稻的镰刀不值几个钱,容易买到,打谷机可不容易买。

    梁七公和闵红姐家的打谷机,早几年前生锈报废了。

    梁守财家的打谷机,村里,任何一户人家的打谷机,都要保存完好。为何?

    一台打谷机值好几百呢,坏了,梁守财还不得心疼死!

    他们三家的稻田,离的近,一起收割,十分方便。

    小静和梁玉没有回家。这段时间,唐果给小静打过不少电话,小静接的次数很少,给她发信息,她也只回唐果两字:加班。

    所以除了这两人,和高的四妹,梁守财家的劳动力,大人有三,小孩有四,他家这十来亩稻,至多五天,能收割完了。

    反观梁七公,家里才三个劳动力,闵红姐家也差不多。一起收稻,梁守财是不愿意的,打谷机给他们用,没有问题。

    闵红姐:“阿丽,游客不是过来体验收稻么,你们家不让游客……”

    谭丽正想回答,梁守财抢着说:“割一亩稻,得一斤小龙虾和两斤田螺,太亏了!收割机收割还亏!”

    一斤无公害小龙虾,卖八十,一斤无公害田螺,卖十五!他梁守财,断然不能做这种缺心眼的事!

    以前,梁守财羡慕人家旱地多,种花茶,赚的也多,现在他不羡慕了。有机水稻和小龙虾等,也能赚回来。

    “你抠吧你!”闵红姐忽然问:“小静没有回来吗?”

    谭丽道:“回来做什么?有些人,巴不得她永远不回来!”

    “你说的人不会是指唐果吧?唐果不是这种人!”闵红姐说。

    “人心隔肚皮,你知道他是什么人?你没看到,那些穿跟我们不一样衣服的女人,全是他工作那家珠宝公司的。个个长的跟妖,精似的,听小玉说,光是女秘书,他招了四五个。”

    看来,梁守财一家对唐果的态度如此之差,梁玉应该‘功不可没’。

    闵红姐和梁七公摇了摇头,走了。你家小静,当初还不是死乞白赖想要嫁给人家唐果。现在事情也很清楚,唐果并没有对小静不忠……等着吧,将来闹到离婚,哭的绝对是你们!到时,媒婆能把唐果家的门槛给踏平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