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易说书

加入书签


    创作的题材,李易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封神演义。

    李易心想,封神演义嘛,电视剧看了多遍,情节算是比较熟的,不过不敢保证记得住所有细节。不过没关系,这个世界里没有这本书,还不是由得自己随意编。

    里面的主角姜子牙,就用太上老君替代了,多多宣扬太上老君,把听众都发展成教众。想到这里,李易不由得对自己的聪明才智点赞。

    故事发生的朝代,用本时空最相似的前两个朝代的陈朝与粱朝的交替来替换《封神》中的商周交替,然后把太上老君和一帮神仙都安插进那段历史时期。

    故事发生从哪里开始呢,这个很重要,一定要突出太上老君,场面要比原作更恢宏。封神演义的开头,纣王戏女娲的桥段还是可以保留,只是作为人间故事的起因就可以了。

    说书要吸引听众,要有互动,那就先问问听众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从而引到宇宙诞生和人类起源。

    这个世界也是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传说的,不过没有体系,那就把封神的体系搬过来,还要进一步向上溯源,一直到宇宙洪荒为止。

    既然是宇宙洪荒,那首先得有创世元灵,他是混沌之中自觉醒的一股灵气,无形无体,元窍渐开,惭具神智。在漫长的岁月中,他梳理了宇宙脉络,定义了宇宙的大道。

    大道既立,他就一气化三清,化成了三个化身,从此有了实体。这三个化身分别是“玄清气”化成的老大太上老君、“玄灵气”化成的老二混鲲法师、“玄空气”化成的老三女娲娘。

    这个设定如果在二十一世纪的时空那肯定要被考据党痛批,首先是李易不知道什么是一气化三清,然后是创世元灵有四个徒弟,这里没有太上老君,只有他的师父鸿钧道祖。

    虽然搞不清什么是“一气化三清”,但鸿钧道祖李易还是清楚的。不过用太上老君替换鸿钧道祖,是李易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太上老君,为将来传教打下基础。

    然后就是老君收徒,盘古是大弟子,因为开天劈地,所以人间尊称为“元始天尊”。以后还陆续收了灵宝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等,反正只要李易记得住大神都可以收为老君的徒弟。

    再然后是混鲲法师,他收了很多飞禽走兽为徒,这就是妖魔的由来。

    神仙妖魔越来越多,太上老君创立仙界,混鲲法师创立魔界,女娲娘娘创立人界。

    仙界要人管理,盘古的大徒弟和女娲的大弟子,分别叫昊天和碧瑶的,是一对夫妻,领太上老君之令掌管天庭,分别被后人尊称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不过仙界虽立,神仙太少。仙界有三十六重天,大大小小的洞、台、殿、宇数不胜数,却绝大多数没有神仙管理。于是老君就化身为凡人,接引人界有功德者升天界为神,填充各个洞宇。

    仙界的事情交代清楚之后,就轮到人界的陈厉王登场了。他酒后戏女娲,封神故事登场。

    李易要讲《封神》这个故事,核心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接收一个观念:凡界之人是可以成为神仙的,为日后的神仙信仰打下基础。

    所谓“功德成神,修炼成仙”。凡人只要心中有道,不需要有什么神通,只要为人间立功德的方式就可以成神。

    比如神农氏因尝百草,教人耕种而成神,仓颉造字而成神,大禹治水而成神。

    至于这些大神有没有信教,都是上古人物,那谁知道啊,默认都是信教的。

    当然,如果你有人指点,得以修炼仙术,那也是可以得道成仙的。但是这不是没神仙教你不是,所以成仙就算了,大家还是信道教,努力立功德吧,这样就能成神,可比修仙简单得多。

    把故事设定写好,太阳就快要下山了。

    李易对这个设定反复斟酌,完成后不禁很是得意,巴不得晚上早点开场。

    黄老爹对李易文稿没有看,当然他也看不懂,他不识字。不过就算来个识字之人也看不懂,除非他是解放后来的穿越众。

    黄老爹对文字类的东西都很敬畏,他唯一接触过的文字是族谱。这样他对一写一下午的李易不禁刮目相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