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加入书签


    一个大手拍在申可为的肩上,吓得他险些尿了裤子。

    “唉?你叫什么?”鲁老板粗声粗气地说。

    “我,叫甚可畏”申可为陪着笑,故意歪声撇气地说。

    “哦~”鲁老板松开了手,若有所思地捋着胡子又说,“唉,你认识我师父吗?”

    “哦,你是说那个壮士?”

    “好聪明,对对对”

    “哦,他呀,认识认识”为了讨好鲁老板,申可为笑着说,只见鲁老板大喜过望,双手捂着脸仰面朝天,不知是不是在笑。趁此机会,申可为一溜烟跑了。

    “老板,老板,老板”众伙计呼唤鲁老板,可是他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不能自拔。等他醒神了去追赶,申可为已经跑出很远。鲁老板本就是个草包,看他的身量就知道轻功怎样,虽然不舍地在后面追赶,但是越追越远。

    等这一场打斗过后,人群逐渐散去。

    商业受到了朝廷鼓励,行商能够赚钱,往来行走的路人就多了。但是真真正正的盗贼并不多见。一方面原因,路上偶尔有盗贼出没,朝廷会下重资捉拿,官府会竭力治理盗贼。那些贪官污吏并非不想收盗贼的贿赂,而是吃朝廷的俸禄和商家的关税,吃得很开心满足。另外盗贼捉拿归案,山寨全部家当照样归官家所有,官府何乐而不为。只有百姓贫苦,官府没有油水可捞时,贪官才借他人之手剥削百姓,看似盗贼在抢掠百姓,实际和官府想通,不过是“办公差”,抢来的大部分赃物当了贿赂金。目前看来大可不必。另一方面原因,风调雨顺,黎民安泰,穷人少了,想做盗贼的也就少了。

    在这太平年间,偏偏出现了一类人,他们愤恨天下太无公道,专门挑拨官府和百姓的关系,企图祸乱社会。他们坚信:乱世出枭雄,没有乱世就不会有枭雄。他们往往是富家子弟,不种田,不行商,靠着家里殷实的基底儿,天天无所事事在官府门口转悠,企图发现点什么新鲜事,从中挑出官府的毛病,再以此去宣传,弄得里郡不得安宁。一旦天下大乱就称了心意,撸撸袖管打算去做枭雄。他们用几丈长的白布挂在竹竿上,上面写着大大的红字:讨公道,世无公道。等到官府出来人查看,带头的一溜烟躲到了后面,只剩一群没有头领的苍蝇。他们这个计策屡屡奏效。但是感觉生活满足的百姓越来越多,跟着那些人闹事的就越来越少,在有些州郡,根本没有人在官府门前喧闹,因为那些富家子弟聚拢不起很多人。于是,这些富家子弟田鼠一样奔到了荒野里,山涧中,做起了强盗,但是并非因为缺钱。并且以侠客自居,声言只抓恶人,好人一律放行。他们守在山野树林,小打小闹,很少伤人取命,所以也很少受到官府重金捉拿。这些自称侠客的野侠,并非纯正的强盗,从自娱自乐式的劫道里却得到了满足。

    他们这群少年不愁吃不愁喝,隐于山林险要之处,饮食方面时时有家里的供给,闲了就劫劫道,耍耍威风。可惜他们不是道学信徒,一心想入世,不甘心隐没。时间久了,他们中常常有人突然感到失落,不知道自己一生能干点什么,何为道纪,在乱世能够驰骋疆场,逐鹿四方,太平盛世反倒使人空虚迷惘。

    在锦华城城外有座风箱山,其山形诡奇怪险,久居此地的人也不知道这座山有多大,里面有多少怪石深涧,据说山体像个风箱,可大可小,时高时低,里面许多地方至今无人能进无人敢进。风箱山体外面和普通山一样,有许多不太深的山洞,在山洞里就有一群小伙子。这些迷茫小少做了野侠,每个人还自起了绰号,想着有朝一日能像须道长一样名扬四海。他们以大小,长短,黑白,前后等为字头,尊“白大虫”为首领,憨大胆,小笑虫,小跳蚤等为副将,黑罗刹,白旋风,前闪子,后护子等为成员。这一群人性格各异,但是偶像只有一个,就是须道长。白大虫听人说,须道长臂有千钧之力,曾经困在古墓之中,只一掌就劈开了据说一旦关闭就打不开的石门,被千军万马包围着,须道长像只猛虎左冲右撞,出入如无人之境。所以他给自己起名白大虫,像猛虎一样。憨大胆听人说,须道长暮宿坟地,犹能鼾声如雷,吓得几里地的鬼怪四散躲藏。所以,他起名叫做大胆。小小虫听人说,须道长为人风趣幽默,而且不经意间常有滑稽行为,故而以笑自励。小跳蚤听人说,须道长功夫了得,尤其是轻功,曾经在皇宫藏有闪电的金线上行走,如冬涉川。故而给自己起名为小跳蚤,代表了在轻功方面的向往。之所以这么想有所建树,就是因为从小没有练过武功,只是受过偶尔路过的侠客的点拨,加上看书自学才多少得了点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