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本质的消失

加入书签


    “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法,在我们的生活已经非常常见,甚至可以说泛滥。而且,在网民群体之中,“本质”这个词被的使用概率一向都是不低的。

    数十年来,我一旦看到某件事,或者看到某个新闻,只要是我感到迷惑的,我就会脱口而出地问:

    “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

    再不然,面对一些科学上的现象,我也会下意识地询问:

    “这种物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比如说,有一次我就问过别人,手机的充电的本质是什么?我得到的答案,是电流的运动。但是,我还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电流,其背后更本质的是什么?后来我了解到,会产生电流,是电子的移动,但是事实上,电子的移动是很慢的,甚至不比人走路的速度要快,那么,电子移动速度这么慢,火电站的电又怎么到人的家里去点亮灯泡呢?后来我明白,这背后的本质,其实是电磁场的作用,电子还不是主要的,场才是最本质的存在。

    随着对本质的询问,我的认知有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至少,就我自己而言,我是这么认为的。

    而那一次和都教授的谈话,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我对“本质”概念的认知,从此以后,我几乎就不再使用“本质”这个词了。

    因为,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曾经的认知是多么肤浅。

    希望你看了这一篇的谈话后,也能够产生和我一样的共鸣吧。

    那次是一起在院内吃饭的时候,都教授无意间跟我提起:

    “其实,我们日常语言中,很多词,都是错的。或者说,只是我们的幻觉而已。”

    我:

    “比如?”

    他说:

    “比如,‘本质’这个词,其实就是错误的。至少,在目前主流的物理学界,‘本质’这个词,已经被一些流派给抛弃了。”

    都教授的话让我觉得新鲜:

    “本质这个词是错的?”

    都教授:

    “是的,至少不是很多人所想的那样。”

    我:

    “能够举个例子嘛?本质这个词怎么可能会错误的呢?你这话一下子有些冲击到我的观念了。”

    都教授:

    “那就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就是不停地把一个物体往微观去看。甚至在物理学领域也是如此。比如说,物质是什么组成的?是分子。分子呢?是原子。原子呢?是原子核和电子。那么原子核呢?又分成中子和质子。然后质子呢,又可以往下分成夸克。现在粒子物理学家已经开始构建标准模型,试图用一条完整的标准模型来解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我:

    “所以这有什么问题吗?”

    都教授道:

    “这就有一个无穷倒退的问题。假如你是个小孩子,当有人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夸克组成的,你肯定会继续追问‘那夸克是由什么组成的’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像是上帝创造了宇宙,但是谁创造了上帝这样的问题一样,可以一直无穷地追问下去,永无尽头。”

    我:

    “那么,你觉得正确的问法,该是怎么样的?”

    都教授:

    “不急,你听我说。有时候,我们应该摒弃‘本质’这个词。或者说,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模式。”

    我:

    “换一种思维模式?”

    都教授:

    “你知道‘还原论’吗?”

    我:

    “知道,这个应该算是哲学上的概念吧?”

    都教授:

    “对。通俗来说,还原论的意思,我们在认知一件事物的时候,会把它不断地分解成更小的局部来进行认识。因为有时候你要一下子认识一个事物整体,实在是太困难了。但是如果分解成多个部分,就会容易很多。就像是拼积木一样,把一个模型拆解成更小的积木木块,再把积木木块拆解成更小的……这种逻辑上的无穷倒退,说到底就是这么来的。”

    我:

    “这个解释我倒是觉得通俗易懂,不过,除了这种思维方式之外,还有什么思维模式呢?想要认知世界,也就只有这个方法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