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国学四门:记、诵、用、解-第2/2页

加入书签
    以前金玉菲就曾经拿这道题目去考核过一个新来的国学老师,最后那个老师站在讲台上,脸色涨得比猴屁股还红,愣是背不出来,于是引来全班同学的鄙夷和嘲笑,然后不待学生们把他轰走,他就灰头土脸屁颠屁颠的跑回家去,整整花费一天的功夫,背完《师说》后,才敢来重新上课——“教书育人”。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大家都一脸幸灾乐祸的看着洪荒,希望能够看到他出丑的样子!

    “《师说》?嗯……不错!背诵这篇文章确实没什么难度!”洪荒笑着说道,其实他更希望金玉菲能够考核他《道德经》等晦涩难懂的国教经典书籍,不过《师说》却更符合此时的氛围!

    “……”大家看到洪荒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脸上顿时一阵失望!

    “……”洪荒走下讲台,在教室中徘徊沉思片刻后,忽然清了清嗓子,终于高声念道:“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