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玉竹姐的猜测-第2/3页

加入书签
    万一是个普通人,那肯定得不到有用的信息。

    不过总得试试,不是吗

    “查什么”邵玉竹疑惑地问。

    “查一个叫方茂的人。”方明湘把佩件拿下来,递到邵玉竹的手里。“这是我爸从小挂在脖子上的,上面我看到有方茂两个字,我怀疑这是我们祖上某个人的名字”

    父亲的身世,玉竹姐早知道了,也知道自己关心这个。

    自己一个人查太辛苦,玉竹姐在图书馆工作,应该能帮上忙。

    如果多叫几个人帮忙,希望就更加大了。

    “在哪里”邵玉竹接过玉老鼠,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没发现上面有字。

    “在两只眼睛里。”方明湘突然想到字这么小,她未必看得清,又问“字很小,家里有放大镜吗”

    “我有我有。”小小兴奋地从方明湘的怀里跳下来,跑进屋里去拿了。

    “她现在在集邮,所以有一把放大镜。”邵玉竹望着女儿背景,笑着回答。

    过年回娘家的时候,弟弟送了一本集邮册给女儿,还有一些邮票和集邮工具,包括放大镜和镊子什么的,女儿宝贝得要命,藏在抽屉不给别人碰一下。

    没想到明湘一说要放大镜,她就马上去拿了。

    “香香阿姨,给”小小把放大镜拿过来,得意地交给方明湘,再次爬上她的膝盖。

    “谢谢小小。”方明湘抱住她亲了一下,再把放大镜递给玉竹姐。

    小姑娘的示威地向妈妈望了一眼,似乎母女俩闹了矛盾。

    方明湘没有问为什么,只是望着邵玉竹。

    邵玉竹接过来仔细看了看,发现确实有方茂两个字。

    “从字体上看,像是民国早期的风格,难道方茂是那时候的人物”她用放大镜看了几遍之后,自言自语道。

    她学的是历史,对中国近代史了解得最深刻,大学时,花很长时间研究过相关的文献。

    有人说,汉字字体设计最辉煌的时间段是20世纪2040年代,那个阶段因为表现内容和变化最丰富多彩,被称为中国字体艺术的“文艺复兴”时期。

    民国年间的字体设计艺术,在图书装帧设计中有着显着表现,并在书刊封面、报纸刊头、宣传标语、店铺招牌、商品广告等传播媒介中发扬光大,展现出民国早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

    “是吗”方明湘没想到玉竹姐这么专业,光凭这两个字,就能有这样的判断,喜出望外。

    如果时间段没有弄错,那自己先前的猜测,恐怕有了个明确的答案。

    因为父亲出生于解放前一两年,也就是说,如果爷爷在正常年纪生下父亲,那他应该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出生的。

    照这样判断,那这只老鼠挂件,很有可能是太爷爷请人雕刻的,准备送给即将出生的儿子,那么方茂这两个字,极有可能是太爷爷给爷爷取的名字。

    方明湘越想越激动,仿佛已经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这只是我的猜测,未必准确。”邵玉竹见方明湘双眼放光,有些迟疑。“万一是民国后期雕刻的呢毕竟后面的字体变化也不大”

    就她了解,民国后期,因为战乱,字体的变化基本上沿袭了初期的风格,没有太大的变化。

    “如果这样,那就更简单了,它是爷爷请人雕刻后,准备送给父亲的。”方明湘一字一顿地回答。“也就是说,我爸的原名叫方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