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错过

加入书签


    “为什么不说,莫不是怕你的那点微末道行,入不了陛下的法眼不成?”

    张鹏飞本是一番好心,不想说出自己过于骇人的修炼速度,却没想到自己会因此,被人给嘲讽!

    杨宏硕,身为帝国的大司命,虽然没跟张鹏飞动过手,但以他的年纪,以及对张鹏飞的了解,自然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嬴稷,乃是一国之君,虽然昏聩了一些,但就凭张鹏飞敬献了土豆这种神物,他也不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举。

    嘲讽张鹏飞的,是一个须发皆白,身形佝偻的老太监。

    这个老太监,未经召唤,就能进入皇帝的寝宫,直接面见圣上,不用想也知道,他必然是皇宫大内中,一尊了不得的人物。

    说起太监,权力最大的,不是电视剧中,那些东厂、西厂的厂公,而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

    大秦皇朝建国之初,始皇帝原本是不允许太监识字、乃至参政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一代代的堕落,太监参政,已然成为了常态。

    弘光四年,当时的皇帝弘光,特设内书堂,命当时的大学士冷兴运,教授内书堂宦官识文断字,自此以后,始皇帝太祖不许宦官识字之制,成为了一纸空文。

    内书堂直属司礼监,其主要任务是为二十四衙门提供有文化的宦官。负责记录御前文字的太监和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的文书房宦官亦均出自内书堂。

    伴随着内阁票拟的制度化,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的制度应运而生。

    票拟出现之后,依制阁票应由皇帝亲自批答,但实际上早在一百多年前,降低已不能做到这一点。

    不久,代替皇帝批红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即应运而生。

    字弘光皇帝以后,每日所奏文书,除皇帝御笔批数本外,其他都归众太监拟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楷书批写。与此同时,司礼监自身的权力和结构也进一步高涨和严密化。

    首先,司礼监将宦官各衙门的主要权力逐步集中到自己手中,举凡镇守太监的调派,同三法司录囚,提督京营、东厂等大权皆归属司礼太监。

    其次,在组织形式上,司礼监已形成为一个以掌印、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和内阁部院相对应的庞大的官僚机构。

    司礼监实质上成为内廷的另一内阁,其掌印太监实际已成为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

    提督、厂公这些特务头子,都归司礼监管辖,再加上司礼监太监有着御笔披红的特权,其权势之大,可想而知。

    老太监任良才,掌管了司礼监长达六十年,伺候了四任皇帝。

    在外,大臣们要巴结他,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奏折才能呈献到皇帝的手里。

    在内,皇帝也要拉拢他,因为若是少了这个掌印太监,他要处理的食物,无疑会多少很多。

    宫内宫外,对他的态度,让他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任何事情都颐指气使、指手画脚的坏习惯,即便在皇帝面前,也丝毫不懂得收敛。

    “这位是?”张鹏飞跟皇帝、大司命聊得好好地,突然跳出来一个太监嘲讽他,心中自是有些不快。

    当下,他就直接开口,向杨宏硕询问,这个老太监的身份。

    “他,呵呵?”杨宏硕看了任良才一眼,不屑一笑,答道,“他不过是陛下身边的一条狗而已。这些年来,陛下过于宠爱这条狗,甚至把狗链子都从它脖子上拿了下来,导致这条狗无法无天,甚至在主人面前,都敢乱吠了!”

    “原来只是一条狗!”张鹏飞瞥了任良才一眼,便不再理会,重新跟皇帝说起了话。

    “陛下,自从我苏醒以后,还未曾见过我的救命恩人。不知我能否去见一见长公主殿下,顺便让她带着我出去逛一逛。领略着京城的风土人情!”无论是献上土豆,还是吃饭、谈论武道,都不是张鹏飞此来的目的。

    他这次来的目的,是想要接触陆青霜的禁足令。

    只是,他想要说的话,刚开了一个头,便被任良才再次打断了。

    “大胆,我乃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你居然敢如此对我!”自从先帝去世以后,老太监一直竭力的辅佐着皇帝,虽然竭力辅佐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谋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