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李戎安计谋大吉岭 张毅新惜败王世明

加入书签


    这场模拟战并没有持续多久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毕竟8mm的机枪不管从哪个角度要打穿装甲都显得难了一点。

    大口径机枪能够打穿一些装甲单位(当然它们的装甲也不能太厚)的过程是这样的——无数的子弹反复敲击装甲之后,装甲会发生小幅的形变,而这样坑坑洼洼的情况下,钢板的剪切应力越来越大,直至最终被击穿。

    然而战车道的装甲都配备有碳素涂层,单单是最开始的形变就无法达成。

    而它的判定系统也远远没智能到挨了一发子弹之后自动计算在挨到第几发的时候应该弹白旗,于是结果就会变成——我们未能击穿他们的装甲!

    然后…就不需要然后了…

    除了谢尔盖政委管的那一亩三分地,你总不能指望那挺机枪架在虎式甚至更重装甲更厚的战车主炮的位置吧?

    那么当然是被反应过来的对手一发入魂。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帮闲极无聊的白袍卫至少扮演假想敌的态度相当认真——虽然不至于出什么打着个“因为我们的机枪卡壳(当然在使用现代工艺仿制的二战枪械而且大家都有专业整备队伍进行保养的情况下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我们投降”的鬼借口搞事的情况(会被轩队叫去“试吃”的),但是他们居然还真留了个人——陈麓文(威利斯吉普上坐的是三个人还是两个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找了个山头煮起了泡面——红烧牛肉味的。

    然后这群训练了好一会儿(因为白袍卫们都是小团体作战打惯了的一个一个追起来还真费了点时间)的家伙们愿意的就地加了个餐(其实那几包面没有多少份量所以也就那么几个白袍卫因为起晚了或是一些其他的原因早上没去食堂的分了几口)接着开始了第二轮。

    进行了几轮之后,李轩又改变了模式。

    由简单构建的战车与反坦克炮掩体和持有坦克杀手的白袍卫据守的山地。

    重坦难以在山地地区活动,所以即将进行的这场与圣葛罗莉安娜的角斗中,孙玟凤只能乘坐t-34/85了。

    而按照最简单的正义和真理的判定方式来看,在虚空列装的装备中,76mm的馒头现在已经属于既不正义也不够真理的部分了(坦克炮的技术来自已经被淘汰的军用版进行修改——以适应新的战车道用比赛弹种并且保证使用实弹的时候大几率炸膛,因为使用的技术基本相同的缘故,即便是不同系战车的火炮,它们的威力也基本和口径成正比)。

    不过这问题不大,事实上即便是威力有所不足,但装垂稳的馒头依然凭借和移动射击的优势称霸联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曲线,我们姑且用低、中、高这三个阶段来代表好了。双方训练水准差一个阶段的情况不作考虑——训练水准高的必然碾压低的除非对手在指挥位上有优势。”

    “那么同样水准的情况下,低训练度的作战中,同水准的战车对抗中谢尔曼无疑是处于劣势的——因为这一阶段的成员还不足以保证移动射击的准确率。”

    “中等训练度的情况下,数量越多,谢尔曼越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就和线列步兵(排队枪毙)时代的步兵战术一样,能够在更近的距离开火的一方的排枪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而移动中的谢尔曼命中起来会比对手的固定靶更难命中一点,这意味着谢尔曼可以冒着损失一部分的风险冲到更近——当然,适当地包抄或者一开始就从背后冲锋还能再为它们增加一点胜算——然后用更准的射击占便宜。”

    “而当大伙都是老手的时候…不要想着什么占便宜了,就利用你能移动射击方式跟对面硬碰硬的打交换比就好——当然,真的符合这样的‘老手’的定义的车组不多而且无一例外的是各个学院的王牌,这种对抗更可能是捉对厮杀而不是双方大部队的互射。你没必要总结出一个具体战术或者是战车之间对抗的胜率,因为就算是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的两次对抗结果也很可能不一致。”

    李轩的这个分析美穗觉得没错,但是她也很清楚,按照李轩的准备来看,他用不上移动射击能力——这就是打算欺负那些步兵坦克主炮比谢尔曼更不正义不真理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