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洲三十六府院 第三章 古修志四册

加入书签


    次日开课前,终于有人送来初修院的定制院袍,季皓接过后急忙换上,心道合不合身都不打紧,重要的是赶紧跟大家保持队形。

    昨天跟李志去时也没想过李志一个大男人却委实有些磨人,以至于深夜方归时没能跟大家打个照面。

    一夜难眠,好不容易才尬到一同早课,终于可以寒暄两句。

    “在下胡生,龙州渠县人,乞灵镜。”

    季皓挽起大袖子,回礼道:“季皓,乞灵镜,请多关照。”

    “我兄弟二人,他是兄,奉君,我小两岁,奉临,都是乞灵镜。”

    奉临说罢贼笑一声,又道:“昨夜打呼噜的,便是他了。”

    “狗屁,明明是胡生!”

    胡生像是被扣了一狗头,委屈得喘不上气。

    没想到三位修友这般不拘礼节,反倒让季皓松了一口气,想起刚刚打算入官修院时三丫头就没少吓唬他,说了一堆院舍中互相拆台的龌龊勾当,竟都是唬人的话。

    江湖之大相识是友,官修院受教三年长不长短不短的,多个朋友好过多个对头。

    《古修志》是官修院必修课堂之一,便是散修名门的门徒拜师门下,也要先学《古修志》。

    《古修志》共计四册,第一册讲述督修堂司职所用督修法,在督修堂的修志里头算是条款最多,但作为初修者或是未入督修堂的散修门徒,只需将一条铭记——伤民者死,伐民者诛!

    这八个字乃是督修堂执法千万年来的铁律,刻在京城督修总堂的生死殿上,是说修者伤民必死但死一人,修者杀民必诛诛死全家,严苛不怠,不留余地。

    反倒是修者与修者之间的争端显得无足轻重,甚至在督修堂的修志上也有许多委曲求全的法子,而督修堂做事圆滑,大多只是从中调停却不做过多干涉。

    因此策洲大陆有杀伐混乱,却也是天下太平。

    《古修志》第二册记述修者境界提升和讲义,初修者自乞灵镜入修后成为修者,百年苦修可进阶开灵境,幻灵镜,尘灵境,金灵境,渡灵境,渡灵境后有小天劫,渡劫封仙得道,可增千年阳寿。

    自此修者入仙,自乞仙境修道,修至开仙境,幻仙境,尘仙境,金仙镜,渡仙境,后历大天劫,此时能否入圣再得千年长生,就全凭修者对天道的感悟,有人灰飞烟灭,有人渡劫化神。

    如今策洲大陆有名声在外的天圣均不世出,帝都督修堂总堂堂主武芳为第一天圣,督修堂实际掌堂执事武芳曾孙武晨,为第二天圣,武晨座下七子,义女卅娘位列第三,义长子唐青列第四,因此督修堂的天圣便就占了大半。

    另有穆朗山青关冢的祖师爷万归以剑入圣,有南海文宗世家老祖宗以文入圣,北关蒙邰喝了一辈子酒,恍惚入了酒圣,细细来数,当世天圣不过七个。

    至于诸如龙州官修院院长周仆一这类消失百年而不知踪迹的老家伙,是否渡劫飞升却不为人知。

    总而言之,策洲大陆修者千千万,初修者遍地都是,渡劫入仙的也不少,但能勘破天道得千年长寿的天圣却寥若晨星。

    《古修志》第三册记述内修功法讲义,自纳气行走奇经八脉开始化气成灵,聚灵成罡后润养灵胎,以天地之力运走周天,实为第二册之延述,但也有提,修者虽可延年益寿但并非永生不死,一旦过了突破的最佳阶段便会日益渐衰,与凡人百年后仙逝同理,不过修道之人死,称作化尘。

    《古修志》第四册颇为费神,却被诸多仙人奉为圣祖武鸣传世之精要,是讲天道轮回可逆而不可逆,有“道归道修道,尘化尘入尘”一句,少有修者勘破,但凡能得其中一二精髓,都是金仙境的高深修为。

    因此无论是官修院还是散修名门,对第四册多以教诵但不做精讲,因为讲也是百讲。

    书读百家各不同,相传南海文宗世家有一奇子,十岁诵读《古修志》,将“道归道修道,尘化尘入尘”刻入石壁,坐观此精义整整半年,后有一日忽然天生异象,山涧甘泉如青龙吸水,万兽齐聚汹涌而来,那日东方日出西方星辰,阴阳共存了整整一夜,之后漫天雨露又掀起惊涛骇浪,此子一身罡气如南洋之海,浩瀚跌宕经久不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