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锁院-第3/4页

加入书签
    (看很多书友问,随便提一下历史上万历十四年会试主考官就是王锡爵,副主考是周子义)

    就在林延‘潮’细思之际,家里托人送来的换洗衣裳,鞋袜已是到了。

    林延‘潮’看着林浅浅大包小包送来的东西,准备的十分细致周到,倒是很喜欢林浅浅的心思细腻。

    就算准备周全,他想的是要有好些日子不在家,真是怪不自在的。他可是颇为恋家的人啊。

    就在他锁院之际,林延‘潮’出任会试主考官的消息,顿时传遍了京里。身在京城各个会馆,各个客栈,各个青楼的举子们都在讨论着此事。

    以往每年会试,读书人们都是要猜测主考官,副考官的喜好。

    比如什么样的卷子,写了能得高分。

    如果主考官是理学大宗师,那么你写鼓吹心学的文章,就是找死。

    如果主考官倾向心学的,那么你的文章就可以适度往这方面靠一靠。

    主考官主台阁的,那么翰林文章了解一下,主考官崇复古的,考生就要多揣摩秦汉文章。主考官崇唐宋的,那么文意就要往苏韩两位文宗那靠一靠。

    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时候能高中。

    所以林延‘潮’出任主考官的消息一出,顿时考生们是奔走相告。

    大熏坊的一座茶楼里。

    这向来是南直,浙江,江西几个科举大省举子聚集的地方。

    身为一名举子四书五经到这时候早就烂熟于‘胸’了,所以考前苦读书不是那么有用,大家喜欢到茶楼来听消息。

    现在茶楼的二楼坐得满满的,好几十名举子坐着,都是参加这一科会试的读书人。

    这时几名店小二咚咚咚地踩着楼梯上楼,然后道:“各位老爷们,林三元昔日的考场文章都买来了,外面都买的脱手了,小人们拼死逛了好几个书坊,这才抢十几份来。”

    “幸亏我们早去,现在一份都叫卖到三两银子一本了,简直是宰人啊!”

    “现在还有读书人在等着,各个书坊从传出消息起,就开始加印了,但仍是一书难求。”

    众人中一人读书人起身道:“三两银子,不贵不贵,你们再去外面一趟,多少本都买来!若是有学功堂讲义也一并买来。”

    当下这读书人拿了一锭银子丢了过去,然后接过文章来分给众人。

    上面的举子都知此人向来大方,也不与他客气只是道一句:“多谢季时兄!”

    这位季时兄,不是别人,名叫顾允成,顾宪成的亲弟弟。

    林延‘潮’贬至归德为官时,顾宪成回乡守制二十七个月。

    顾宪成回乡后,也没清闲着收了不少‘门’生,如同乡安希范,高攀龙都问业于顾宪成,然后被收录‘门’下。

    顾宪成守制满后,回京任吏部验封司主事,也将弟弟,以及两位‘门’生带至京师。他们都要参加这一科的会试。

    众人翻着文章,仔细看了。

    一人问道:“季时兄,你不读吗?”

    顾允成颇有他其兄之风,负手笑着道:“总裁的文章,我早是烂熟于‘胸’了。”

    有一名浙江的举子笑着道:“听闻尊兄顾吏部是学功先生的同年,想必平日对学功先生的才学很推崇吧。”

    顾允成笑了笑,有几分自豪道:“那是自然,我家先生与学功先生不仅是同年,还是极要好的朋友,他曾说他之学与学功先生不同,但事功之学,是可以别立于朱陆,独成一脉。”

    听顾允成如此言道,众读书人都是‘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

    一名读书人道:“我平日与程朱,陆王之学外,也涉猎过林学,但窃以为太杂,又不是朝廷取士之道,没有用心钻研,今日倒是可惜了。”

    “是啊,听闻考前有大臣上疏要将策问与经义并重,但是我不以为然。眼下学功先生为总裁,肯定是看重策问这一块。可惜我平日没有用心实学,这策问恐怕是不好答了。”

    “未必,未必。我观先生的文章向来不故‘弄’玄虚,而是教人实心用力之道,应该不会在策问上太难为我们,但也不会太好答就是。”

    这时候顾允成笑着道:“不错,诸位不用慌张。无论是经义,策问都是以文章为主,先写好了文章,就成了一半。安兄,你平日一向最推崇学功先生的文章,你如何观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