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章】 鸟类保护-第2/3页

加入书签
    别看两只龙鲤神秘异常,但是有关它们的传说在镜湖地区可谓是源远流长,但凡上了点年纪的老人都把龙鲤视为精神支柱。

    这一次,龙鲤重现镜湖,很是让老人们兴奋,初一十五都有人在湖边烧香膜拜,也不管自己究竟能不能看到龙鲤的身影。

    由于龙鲤在当地乡民之中拥有着异乎寻常的地位,杨远航也就熄了让龙鲤出来担任镜湖景区形象大使的念头。

    …………

    一开始的时候,鸟群的出现并没有让龙城等科考队的成员感到太过惊奇,毕竟这里背靠碧罗雪山,生物多样性、物种之丰富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数千上万只鸟儿之中,大多都是山雀、麻雀、喜鹊、斑鸠等等常见鸟类,更是无法引起龙城等人的关注。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聚集在滨湖广场接受村民和游客喂食的鸟儿是越来越多,品种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包括绿孔雀、黑颈长尾雉、红胸角雉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开始出现在鸟群之中,立刻引起了龙城的重视。

    要知道,这些受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野外的数量极少,科学家们正在想尽各种办法来研究、维系它们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继续在这个星球繁衍生息。如今,这些重点保护鸟类居然出现在银杏村的觅食鸟群之中,没有人比龙城更明白其中的重要意义了。

    当即之下,龙城立刻给自己的老伙计,滇南鸟类研究所的院士施秉南打了电话,让他带队来到银杏村对这些珍稀鸟类进行考察。

    一开始的时候,施老头还有点不太相信,觉得龙城在忽悠他,不过当大量高清照片传到春城之后,施秉南二话不说就可以召集人马了。

    施秉南是滇南乃至全国鸟类研究的权威专家,近五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对国内的珍稀鸟类进行研究、保护工神作书吧,和龙城一起算是滇南本土为数不多的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由于年纪和身体的原因,施秉南已经很少能够像5年轻那样深入滇南的原始丛林,近距离观察各种珍稀鸟类。而在研究所乃至滇南野生动物园的鸟类馆中,各种珍稀鸟类的生活习性已经和野外状态有了明显区别,让施秉南的研究根本无法顺利进行。

    原本,施秉南认为自己的研究生涯末期,只能在理论领域更加深入进行,要想进行实地研究已经不太可能了。

    前段时间,施秉南听说滇西北的某个村落出现了一群滇金丝猴,龙城这个家伙屁颠屁颠地跑到那边进行实地研究,连春节都不想回家了。

    虽说施秉南表面上不太在乎,不过在他的心里,还是颇为羡慕龙城的好运,碰上了这么一群滇金丝猴。

    如今,在看到银杏村周边居然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保护鸟类,其中还有不少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施秉南已经快要熄灭的科研之火又熊熊燃烧了起来。

    这不,他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把科考队拉了起来,各种车辆、设备、人员很快到位,直奔银杏村!

    …………

    在施秉南积极筹备鸟类科考队的同时,镜湖公司、银杏村村委会的高层再一次聚集到一起,共同制定《银杏村鸟类保护条例》,进一步规范村民和游客的行为。

    要知道,现在鸟群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国际一级保护动物,若是因为村民、游客的不当措施而引起这些珍稀鸟类的死亡,这对于镜湖景区、银杏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有鉴于此,镜湖体系的高层认为必须制定行为规范,从根源上确保各种珍稀鸟类的安全。

    比如,给鸟群喂食必须使用银杏村提供的粮食、小鱼小虾之类的纯天然食物,不能喂饼干、饲料之类的拥有添加剂、激素等等物品;同时,任何人不能向鸟群投掷石块,更不能利用弹弓、气枪等杀伤性武器对鸟群进行攻击!

    细细算下来,《银杏村鸟类保护条例》林林总总列了十几条规定,几乎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堪称实践过程中的最佳指南。

    村委会的动神作书吧也很快,在第二天就把条例用防水纸打印了出来,张贴在游客接待中心门口、澜沧江钢索桥入口、滨湖广场以及村里的各个交通要道,一时间弄得妇孺皆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