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太岁-第2/3页

加入书签
    大家一听都惊呆了,我也是懵,他说的太岁应该是指千年难得的肉灵芝,那本是养身的灵药,在他烘托的诡异氛围中,听着却像是率领诸神、统正时方的太岁星君!

    世人皆知那太岁乃是年中之天子,每年的太岁星君都掌管人间凶吉祸福,不可冒犯,犯之则凶。

    我呷了口茶,不知姜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竟把我和太岁扯上了关系。周遭虽有人质疑,更多人却听得来了劲,嚷着叫他继续讲。

    姜宣被这么一捧,眉飞色舞了起来,说的也更来神,故弄玄虚道:“大家知道着安陵王身为太子储君为何没当上皇帝吗?”

    众人自然答不上来,他便自问自答道:“正是因为他是太岁命,不能犯,只能防,若是将他供奉为人皇,则大周凶吉便只在他一人身上,他凶则大周凶,他吉则大周吉!如此一来,国运便被他一人牵制,实在风险,先皇当然不肯啊!”

    听他这么一说,似乎也有几分道理,一些质疑之人,便有了三分相信,但还是觉得证据不足,一时间竟在茶馆中争吵起来,他们一吵不要紧,我这头却开始晕晕打转,怕是又要犯那头风症,姜宣许是跟我久了,主仆有了默契,忙连连喊停。

    大家不吵了,听他继续扯:“前些日子尚书令韦参不是倒台了吗?大家只知他是行贿受贿,为官不廉,不知在座有没有想过,韦参在当宰相的时候可是处处与安陵王作对,这岂不是活该犯了太岁,惹来灾祸吗?如今他被贬到宜城当知县,从正二品降职从七品,想来不是人祸,却是天灾啊!”

    众人听罢皆倒吸一口凉气,尤其刚刚嚼我口舌的那桌人,更是吓得面色惨白,便是此刻有人想反驳,却见那姜宣讲的有板有眼,不像是瞎编,顿时感到分外惊恐。

    我没想过姜宣竟有编话本的天赋,便抓了把西瓜子,颇认真地听他编下去。

    姜宣不愧是当过暗卫又当过面首的男人,十分善于察言观色,他见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听他讲,故意作口干状,不停给自己倒水喝,旁边人瞅着瞅着,见他不往下讲了,更是焦急,声声催促起来。

    姜宣韵足了说书人的味儿,这才缓缓放下茶杯,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道:“你们可知道这次青阳王叛乱背后的隐情吗?”

    大家见他声音变小了,连忙凑成一团,竖着耳朵听,姜宣的声音更轻了,仿佛要讲一段不能传入市井人耳的宫廷秘辛。

    我的位置虽近,但也听不清了,便揣着瓜子挪了木墩去听。

    姜宣道:“那夜青阳王的人马到达玄武门下时,正是子时,天上本有一轮皓月,双方开战时,忽然狂风大起,乌云遮月,城门上站上来一个人,青阳王的人借着城上的火把看去,此人竟是安陵王,那时安陵王盛怒,说此门不可破,若是想破着玄武门,便是违逆太岁,青阳王哪会相信这些话,不理他继续攻城,谁知暗无天际的天上突然亮起一颗星,看那方位正是北斗破军!叛军见此景象皆大惊失色,恐有大祸将至,就在这时,暗风中射出两只冷箭,正中青阳王胸口,而射箭之人正是安陵王啊!”

    ◎&a=首c+发

    “你这人真是满口胡说!那青阳王分明是被司马上将军击溃的,你说是安陵王有何证据?”

    见有人反驳,姜宣不急不恼,一摊手,故作无奈状道:“小生知道,在场各位信不过小生的一面之辞,可小生这番说辞,当真是从司马将军府上听来的,没有半分虚假!大家若不信,大可去问那夜值班的羽林郎和金吾郎,便知小生所说是否属实。”

    姜宣这话说的巧妙,既撇开了自己的关系,又能以一真掩三假,当时在场的羽林军和金吾卫确实可以证明青阳王是被人射下了马,但他们不可能知道“我是太岁”的宫廷秘密,自然答不上来其他问题,见他们吞吐,百姓便会当真,如此一来,我这个假太岁,便成了真太岁。

    若这事传开了,怕是以后永乐城的人不仅不敢嚼我是非了,或许见了我便要躲呢。就因为姜宣这现编的段子,百姓们就被愚弄得团团转,逢年不知是拜城隍好,还是拜我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