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之战(21)-第2/3页

加入书签
    突然,曹操微微一笑,道:“看来这件事是真的让你有些头疼了,不过我倒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虽然我不知道张勋和你们到底在顾虑什么,是怕刘澜再偷袭寿春吗?还是怕这一仗损失过大,得不到好处,其实你们现在完全不必想得太多,毕竟那都是之后的事情,而眼下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是对付刘澜,在这件事不心,那我问你,不管是你考虑刘澜可能突袭寿春又或是之后瓜分徐州,这不是痴人做梦吗?试问,你们连主力都没出扬州,徐州军又怎么可能突袭寿春?所以让张将军启程很简单,把话说明白,把现在的情况说清楚,而不是一味的下命令,我相信他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你说呢,杨长史?”

    曹操说话很慢很慢,循循善诱,便把他认为的一些问题说了出来,张勋他不太了解,但这个人能位居高位,不大可能是那尸位素餐的废物点心,所以他现在不动,一定是因为担忧寿春而变得瞻前顾后,这才是关键所在,甚至他看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情况,所以他才会做出抗命的举动来,而对于这位抗命不尊的大将,袁术几次三番都没有办法,所以说曹操得知这件事儿的真相之后,他觉得杨弘继续去催袁术再由袁术去催张勋最后的可能依然会是杳无音讯,所以催甚至命令对现在的张勋没有任何意义,能调动他的只有让他明白徐州之战的重要性,还有他所担心的一些未知威胁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因为这些事都只是徐州之战开启之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可如果徐州之战不开,那么这些威胁也不会存在,到时候寿春会变得安全吗?

    不仅不安全,还又同时得罪了曹操,如果日后再出现危险,他们真的有可能扛下来刘澜的进攻吗?那么这个责任谁来责任?

    曹操冷冷道:“所以你们要让他明白这个道理,甚至可以在关键时刻派去一位监军嘛,甚至换将,反正最后的指挥权是他曹操,算临阵换将,其实影响也不会太大。“

    “司空放心,我会向后将军禀明的。“杨弘之前一直是直接书信袁术,可是根本没有任何改变,所以这一回他决定同时向袁术和张勋二人传书,将其的厉害关系一五一十的都说出来,也许根本不需要半个月,最多十天,会有结果,大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曹操微笑着说道:“杨长史,冀州军准备南下了,这个道理不用我在多说了吧,徐州之战能否抢占先机,获得全胜,在此一举了,请务必竭尽全力。”

    “下官知晓了。”杨弘心却无苦涩,因为袁绍不动,只有曹操动的话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情况,到时候他们能够摄取最大的利益,但现在随着袁绍的加入,情况变得不一样了,到时候他们获得好处肯定要大打折扣,而这,他心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不过福祸相依,如果说他们和曹操的联盟是摄取最大的利益却要承担近半甚至更多风险为代价的话,那么冀州军的出现会让这些风险全部转移到他们的身,所以说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这个时候,也许真正要开怀大笑的那个人反而变成了张勋了。

    杨弘告辞而去,但一直没有说话坐在他对面的郭嘉却没有走,他本来是有事情禀报的,但听说曹操已经召见了杨弘,只能在偏厅等候,不过曹操却把他请进了议事厅,让他以旁听者的身份出现,待杨弘离开之后,曹操看了他一眼,道:“说说看,这人到底隐瞒了我们多少事情?”

    “最少八成。”郭嘉躬身道:“毕竟我们两家旧怨不少,他们不大可能和我们推心置腹,若不是因为有着共同的对人,也许根本不会坐倒一起,所以人家虽然表面笑嘻嘻,可背后还指不定算计着我们,只不过连他也没想到张勋反倒看穿了我们的心思,一直迟迟不肯与我们合兵一处,让我们的情况变得有些危急,不过现在看来局面应该会得到改变了,相信不管是杨弘还是袁术甚至是张勋,都能明白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互相算计着对付,这样的联合,如果一盘散沙,我真担心徐州之战会成为第二次讨董之战,到时候因为利益分崩离析,甚至是反目成仇。”曹操叹了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