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儿勇者无惧,不屑徒甘入贼窝

加入书签


    杨艺秋看匪首有点眼熟,一时却又想不起曾经在哪里见过,迟疑间就听得刘黑七“嘿嘿”一笑:“杨小姐,清明节南门一见,别来无恙啊。”姑娘厌恶的避开匪首油腻下流的眼神,心里突然明白过来,杏眼圆睁斥道:“只当是一个不长进的小贼,原来是个土匪种。”

    要说杨艺秋一个富家小姐,怎么能与刘黑七这样的悍匪拉上关系了呢,事情还要追溯到一个月前。

    潍县这地界,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正是风筝大量上市的黄金季节,潍县县城周边扎制风筝的作坊主们,为了自家能争取更多的主顾,每年都会联合起来举办一场盛大的风筝赛会,地点就选在潍县城双城交汇的南河滩。

    或许有人会问,一个小小的潍县为什么会有双城,究其原因,还得从它独特的历史地理结构说起。

    古潍县汉朝以前隶属北海郡,翻开历史,我们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在尚未学会掏井汲水以前,为了生活方便,大都逐水而居,这就是原始部落最先的雏形,几千年的演变,部落逐渐被集市所取代,及至人口大膨胀的近代,城市快速成型,粮食的短缺,必然导致战争地接踵而至,城市的管理者为了战争的需要,必须修建防御性质的城墙,然而穿城而过的白浪河,却将城市一分为二,故此潍县的城防只能建成两岸平行的双城墙,尽管东西分离,毕竟还是一座城市,为了能够东西贯通,人们又特意在双城之间的白浪河上架起了一座大石桥串联起隔河相望的两座城门。这样的建城方式,对战时守城极为有利,开门是一家,关门各自为战,实为攻守平衡的要塞。

    几个月前的这场风筝赛会,杨家本来不用女儿抛头露面,巧的是艺秋的母亲病了,杨斯年心疼老伴便陪她住进南乐道的教会医院,前前后后大半个月,柜上的事完全推给了女儿。

    似这样的风筝赛会注定是个大场面,精明的商家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杨家更是风筝行里的翘楚,他们百年的生意不倒,归根结底还是靠的名气以及不断创新的花样,如今有了这么好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怎能少了‘庆丰’这块金字招牌。

    潍县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所以赛会定在清明节这一天更是众望所归,这天一大早,四疃八乡的闲人们,以及捂了一冬的小媳妇、大姑娘便齐齐地走出家门,河滩里支起了横七竖八的货摊,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郊游的人们即便没有钱买,饱一饱眼福也是一大乐事。更别说混在人群里的棘子沟的姑娘,半遮半掩地卖弄着风??,所有的这些,突然间点燃了人们幽闭了整个冬天的麻木已久的jiqing。

    太阳暖暖的升起来,各家商号的伙计们迫不及待地脱下棉衣,放飞起自家的风筝,霎时间五彩的纸鸢拖着长长的丝带,尽情地徜徉在碧蓝色的天空,那优美的画作,蒙上扎实的龙骨,活灵活现的飞翔在天际,长长的飘带在烈烈风中甩出啪啪的脆响,一时赢得看客阵阵的高声喝彩。

    杨艺秋指挥着伙计刚把一只蜈蚣风筝放飞到空中,更是引起了满场沸腾,众看客纷纷追问这是谁家的手艺。杨艺秋亮出自家招牌,以俟喜好者上门求购,正在忙碌之际,突然见人群拼命向西面彩台前挤了过去。

    难道还有谁家的风筝盖过我们‘庆丰’?

    杨艺秋心怀疑惑,随着人群慢慢挤了过来,听到身边两个锦衣男子叫着好嚷道:“青凤姑娘出台了!”

    原来是棘子沟姑娘里的头牌青凤,此刻正站在彩台中央,扭着大青衣优美的身段,载歌载舞:

    三月里来是清明,姐妹十人去踏青,

    捎带着放风筝。。。放风筝。。。。。。

    大姐放的是白素贞,二姐放的是许相公,

    西湖来调qing。。。来调qing。。。。。

    三姐放的是杨宗保,四姐放的是穆桂英,

    气死六郎公。。。六郎公。。。。。

    五姐放的是张君瑞,六姐放的是崔莺莺,

    红娘真机灵。。。,真机灵。。。。。。

    七姐放的是祝小妹,八姐放的是山伯兄,尼山读诗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