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相权

加入书签


    这里要说一下,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丞相,罢了中书省,设了四辅官,不久后又罢了四辅官。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他自己干不动了,于是便仿宋代制度,设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成为皇帝顾问,其实就是为了帮他减轻如山的工作压力。之后他又设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是内阁的前身。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这个时候内阁才算正式成型

    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权力也大大提高。但内阁大学士既无宰相之名,也无宰相之权,更非百官之首,内阁成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或是办公厅之类的地方。

    明朝内阁首辅大学士的品级为正五品,所以内阁大学士往往要兼任其他高品级的职位,或者加高品级的虚衔,而且内阁实际还受制内廷司礼监。

    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一代强人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后,内阁彻底发生了转变,成为了庞然大物,虽无宰相的称为,却有着宰相的权势。

    朱祁钰想趁着这个机会将内阁这个四不像给去掉,免得日后尾大不掉。当然了,他也不会自己累到死的将所有大全都拦在怀里,类似后世的主政主军的策略就不错。虽然依然避免不了争权夺利,皇帝和宰相争权,但是有军权在手,就不怕那些文臣不听话。

    见众人不说话,朱祁钰心中暗骂都是老狐狸,嘴上却说道:”以前太祖时取消宰相,三省为的是独断乾坤,成祖设立内阁是为了更好的处理国事,如今朕也并不打算如同太祖那般将所有奏折都亲自批改,处理国家大事也不朕一人便可独揽,朕欲恢复隋唐时的宰相,众位臣工以为然否!“

    这无异于一个惊天霹雳,恢复宰相,对于朝中文武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有人反对,绝对会让人喷的无地自容。

    所有文臣在短暂的震惊过后都是忍不住狂喜起来,脸上的高兴兴奋劲怎么掩饰都掩饰不住。

    ”臣赞同!“

    “臣也赞同!“

    “臣也赞同!“

    “臣也赞同!“

    “臣也赞同!“

    、、、、、、!

    有人带了个头,自然是应者如云,所有大臣一致赞同,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朱祁钰暗自好笑,果然,人世间熙熙攘攘皆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便是满腹经纶的大儒学者也不例外:“那好,那自今日起,撤销内阁,组建政事堂,政事堂总理大臣官居一品,全权处置全国事物!”

    话音未落,在场的朝中重臣便都呼吸急促,满脸通红,像是吃了蜜一样兴奋。呈几何时,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在大明,这种人并不会存在,因为大明皇帝为了遏制朝中大臣的权力过大,废除了宰相,整个大明一百多年来就从来不曾出现过手掌大全的官员。如今却是在忽然间这个目标梦想不再遥远,即便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得上宰相,依然无法阻止他们此时激动的心情。

    朱祁钰冷眼旁观,看着这些大臣此时高兴地劲头,再想想先前阻挠自己时的不识时务,朱祁钰就忍不住心中火起。他相信,如果他这个时候宣布政事堂不能插手军务,恐怕会立刻引起众人的在此反对,即便是他以不在设立宰相为由也不行。反正朱祁钰也不急,左右不过是再等几年而已,慢慢的,一切都将按照他的想法去改变的。

    兴安看着朱祁钰微微有些变色的脸色,知道皇上心中不快了,便冲着众人喝道:“肃静!”

    众人压下心中的激动,看着朱祁钰,如今却是怎么看怎么觉得眼前的皇上顺眼,起码比正统皇帝顺眼多了。

    朱祁钰心中冷笑,也没有说什么讽刺的话,而是直奔主题:“政事堂除了总理大臣之外还有六位辅政大臣,分别为从一品,协助总理大臣处理国事。这第一任总理大臣由朕亲自任命,以后的总理大臣便是通过众人竞投以及朕认同选举。至于辅政大臣,如果有哪位臣工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便可上道折子竞投,待总理大臣正式上任后,朕和上任的总理大臣共同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