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5章 黄池之会-第2/3页

加入书签
    “楚国大军已经击败了越军。。在广陵斩首五万,越王无疆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了会稽。不过广陵之战,楚军的伤亡十分的惨重,不经过一年半载的休养生息的话,楚军擅自开战,只怕很难有什么胜算。楚王也能看出这一点,而且楚魏有世仇,楚军去年刚刚败于我宋军之手,还有一些心理阴影,想必楚国是不敢趁着这个时候出兵攻我宋国,或者是出兵援救魏国的。”

    “那么秦国呢?”

    “呃…秦魏两国有着深仇大恨,秦国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出兵援魏?”子干诧异地道。

    闻言,子偃摇了摇头道:“寡人最害怕的还是秦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孝公、赢驷这两代雄主的励精图治,东出大势已成!历代秦国君主都窥视中原,想要与天下列国一决高下,逐鹿中原。”

    “秦王赢驷是有这个野心的。只要老魏王低头,恳求秦国出兵讨伐我们宋国,秦王不可能无动于衷!现在的秦国,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个西方的边陲之国,西戎之国了。曾经中原国家都鄙夷秦国,视之为蛮夷,可是现在秦国居于边角之地,完成了变法,在国势上已经将所有中原国家甩在身后了!”

    “秦,虎狼之国也!国富民强,军力鼎盛,臣民对于嬴氏一族的认同感极高,拥戴秦王,秦国有着极强的凝聚力,这一点从他们秦军的战歌《有无衣歌》中管中窥豹,便略见一斑了。”

    曾经有人问过子偃,秦国算是西戎国家还是华夏国家?

    当时子偃就说过,秦国的主体民族算是华夏吧的,当然也融进了部分西戎血统。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受封伯爵。

    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

    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平。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之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十二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秦灭巴蜀。。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

    纵观秦国的发家史,你都不得不感叹这个国家的韧性有多么强大!

    子干沉声道:“若是老魏王果真低头去求援于秦国,只怕秦军真的会出兵伐我宋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数十年之间,秦军未尝一败,虎狼之师的威名声威天下!如果魏国求援于秦国的话,那么老魏王邀君上你盟会于黄池的事情,便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

    “表面上看,老魏王有意割地求和,但是磋商之间耗时之久谁都不敢保证。谈判、止戈,魏国可能是想拖延时间,使秦军东出,也好伐我宋国!”

    宋君偃微微颔首道:“不错。但是现在魏国有公孙衍这个天下名将据守黄池、高都。。又有雄兵数万,阳侯匡章一时之间也很难攻破魏军的防线。老魏王想要借用黄池之会拖延时间,不过是为了减少他们魏军的战损,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